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八十一章 竞争对手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八十一章 竞争对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八十一章 竞争对手

张宁笑眯眯的看着他:“每人一百两银子,五十个人,五千两,是这样的吧?”

“对,就是五千两。”

“如果是一百五十个人呢?能不能便宜点儿?”

缉私营所需要的一百五十个人,全都从你的长乐千户所里抽调,按照商业行为来看,这就算是批发了,当然应该享受更加便宜一点的批发价。

不过这位千户大人并不准备给张宁任何“优惠”。

赵千户的的态度非常强硬:“百两银子一个人,一百五十个人就是一万五千两,一个铜板都不能少。”

就好像所有斤斤计较的客户一样,张宁还在讨价还价:“真的不能便宜些了吗?”

“你当这是买大白菜吗?一万五千现银,少一点都不行。”

“那好吧。”张宁站起身来,客客气气的朝着千户大人行了个浅礼:“赵大人公务繁忙,小人先行告退……”

微微一个躬身之后,张宁转身就走。

赵千户彻底的呆住了。

原以为张宁会想方设法的压价,想不到他根本就没有还价,直接就要走人了。

就这么走了?你的缉私营还弄不弄了?

“缉私营当然是要建立起来,却不必急于一时。”张宁的脸上带着非常客套的那种笑容:“而且赵大人的要价实在是太狠了……保宁的王千户,怀远的孙千户,这两位大人开价更实惠些……买卖不成仁义在,想必不会因此伤了咱们的和气……”

反正能够抽调兵力的千户所又不是只有你一家,既然你的开价这么高,我就不和你做这笔生意了。

询问一百五个人的价码,并非是因为张宁真的想掏钱,其实这完全就是一种试探:看看那一百五十个人到底是怎么个情况。究竟是必须从每个千户所抽调五十个人,还是可以直接从某个特定的千户所直接抽调够一百五十个名额。

从赵千户直接狮子大开口的索要一万五千两银子来看,并非是一定要从每个千户所都抽调五十人,而是可以直接从某一个千户所弄够一百五十人。

这就足够了。

长乐千户所,仅仅只是三个“供货商”中的一个,既然你漫天要价,老子就不和你玩儿了,让你一毛钱都赚不到。

如此一来,着急上火的反而是这位赵千户赵大人了。

按照朝廷体制和正规流程,抽调兵力组建缉私营,肯定是完全免费的。只不过是赵千户想趁机大敲竹杠,狠狠的捞一笔而已。虽说朝廷法度松弛,这种做法早已成为常态,但张宁又何必一定要接受你的敲诈呢?如果另外两家的开价不是那么高的话,当然不会和赵千户做这笔生意。

反正兵额都是朝廷的东西,只不过是趁机赚点钱儿而已,想不到弄巧成拙,因为要价太狠而谈崩了这这么大的一笔生意。

赵千户已经开始后悔了,后悔自己太贪心要的价码太高。

“张提举留步,请留步……”赵千户已经换上一副和蔼的笑容,赶紧起身将做势欲走的张宁一把扯住:“做生意嘛,谈不成可以慢慢谈,何必一言不和就要走呢?”

一看赵千户的这幅情调,张宁就知道他已经中计了。

既然这位千户大人已完全把这事当成一桩生意,那就干脆走出一副在商言商的嘴脸:“既然赵大人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必再藏着掖着。我出包税银子弄锅盖川关口,为的是甚么?说好听一点,为了朝廷税收,其实还不是为了给我自己多赚点银钱?”

这句话直接就说到赵千户的心坎上了。

开府建衙也好,为官为宦也罢,一个个全都说着“家国天下”的微言大义,其实还不是为了钱嘛?

千里当官为求财,要不是为了发财,谁他娘的跑到这种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来活受罪?

说什么江山社稷,说什么黎民百姓,全都连自己都不信的瞎扯淡,当官的根本就是一个字:钱!

“光是包税的银子就是五万两,还要弄衙门,砖瓦梁木,人员车马,桌椅板凳哪个不要钱?”张宁苦着脸说:“锅盖川关口是什么样子,想必赵大人也是知道一些的。一年到头能有几个过往的客商?没有客商就没有边贸,没有边贸就没有水银,没有水银我就得亏本儿呐!”

“以前的时候,小弟确实薄有积蓄……自从接了这个提举之职以后,不仅把自己的那点家底儿全都倒了个山枯海落,还弄了一屁股的债务……”

“光是眼下的这点场面,我就已经支撑不住了,再花费那么许多的银钱组建缉私营,真的花费不起……”

说了这么许多,其实最根本就是意思只有一个:我已经没有多少钱了,你的开价又实在太高,所以我不能和你做这笔生意。

“张老弟,你的难处……我也能理解。但是……保宁也好,怀远也罢,你去哪里调兵是不要钱的呢?”

“诚如赵大人所言,现如今这时代时时事事都是要钱的,就算我不在这里买人,去怀远、保宁也是要花钱的,只是那边花不了这么多……”

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成本了,既然别人家的价码更低,为什么还要和你做这笔生意呢?

“价码的事情……好说,好说……”赵千户故作轻松的打着哈哈儿:“既然你已经来到了我这里,咱们就尽量把这笔生意做成,免得你我还要麻烦。不论怀远、保宁的价码是多少,我这边都绝对比他们只低不高。这样总可以了吧?”

不就是想要一个更实惠的价码想少花点银子嘛,我这边的价码可以降的比竞争对手更低,如此一来你张提举就没有必要和别人做生意了。

“要是价码可以再低一些,我当然乐意和赵大人好好商谈,反正也是要花银子的,和谁做这笔生意都一样……”

“张老弟痛快,我就喜欢和你这种痛快人打交道。那个……”赵千户带着一丝略显谀媚的笑,凑到张宁面前小声说道:“怀远保宁那边,给张老弟开的什么价?总之我肯定比他们更实惠一些也就是了!”

因为有三个“供货商”,所以可以自由选择。但张宁现在要做的不是选择,而是利用三个“供货商”,让他们相互竞争相互压价,实现对自己最有利的目标。

尽可能的给自己提供更多选项,以利益为诱饵,让供货商之间自相残杀,这是很常见的商业行为。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张宁深谙此道。

“这个……保宁也好,怀远也吧,两位千户大人都给了我非常优惠的价码,我总不能把他们卖了吧?”

竞争对手的报价是绝对不会泄露出来的,这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一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再者也可以给赵千户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王千户,孙千户的报价……真的不便告知给赵大人……若是赵大人的价码再实惠一些的话……”

“八十……七十五两一个人!”

转眼之间,价码就降下来四分之一。

降幅惊人!

张宁却丝毫不为所动,脸上依旧带着生意人特有的那种笑意,继续说着没有营养的客套话:“这个价码相当实惠,组建赵大人的诚意。不过呢……此事不必急于一时,以后咱们还可以慢慢商议,我那边还有些恼人的琐事,就先行告退了……”

我那边还有事儿,所以得先走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就是:七十五两的价码还是高的离谱,根本就没得谈,咱们还是一拍两散吧,拜拜了!

这位赵千户赵大人是官场的老狐狸了,当然听出了张宁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个报价还是比保宁、怀远这两个竞争对手高了,而且高出很多,对张宁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七十五两真心不高了吧?我的提举大人……好吧……”因为实在不知道竞争对手给出的价码到底“优惠”到了何种程度,赵千户索性一咬牙一跺脚,给出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优惠无比的价格:“五十两,五十两一个人!”

商业谈判,最是耗时耗力,往往要经过无数次明争暗斗才能签订一份商业合同。虽说赵千户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但是商场上的那些东西,他明显还是太嫩了。

转眼之间,就打了个对折,直接就把价格给腰斩了。这只能说明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这笔生意的利润很大,要是再争取一下的话,还有非常大的优惠空间。

三言两句就打了个对折,说明价格还是虚高,张宁这个唯一的“消费者”肯定还要想方设法的砍价。

但张宁已经不想再谈了。

这一次,是真的不想砍价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谈判技巧的问题:一味的压低价格,并非最精明的做法。

真正的高手,从来都不在意对方的第一次报价,而是要利用这个报价去要挟其他的“供货商”,将整个市场的价格压下来,到时候所有的三个千户所都没得选择,只能乖乖接受张宁的条件。

“长乐那边的价码是五十两,怀远、保宁你们看着办吧”,只要张宁说出这句话,另外两个“供货商”的价码肯定不会高于五十两。

就眼下这种情况而言,别说是五十两,就算是四十、三十甚至更低的价码,张宁都不准备接受了。

这种生意,就不能一下子谈拢,而是故意流出足够的时间让三个供货商相互竞争,直到最后那个最低的价码出现。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