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八十章 买卖人口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八十章 买卖人口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八十章 买卖人口

怀远、保宁、长乐三个千户所,位于榆林卫的内侧,总辖兵力三千六百,另有军籍匠户若干,共同构成长城以北的第二道防线。

从明堂水到夏川河之间,每隔五七里的地形险要处,就有一座夯土筑成的屯兵墩,每墩中有士兵五到十二名不等,类似于一座座连绵相接的烽火台。一旦边关有警,这些屯兵墩就可以马上点燃烽火示警,并且迅速切断交通,构成一个纵深的警戒系统。

随着大明朝财政制度的崩坏,这套系统早已名存实亡,当年修建的屯兵墩基本上已经全都废弃,只剩下几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而长乐千户所就是其中之一。

长乐千户所本身就是一座要塞,包砖的阻兵墙上可以通行马车,各种各样的了塔、箭楼林立,上有青铜炮下有藏兵洞,简直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内有士兵一千二百名,平时垦荒种地,战时持戈守边……

当张宁来到长乐千户所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包在城墙外面的那层砖石皮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脱落,露出了表面的夯土层。上面的了敌塔、箭楼等辅助设施已经塌的差不多了。炮台子还在,只是炮台上的青铜炮早已不见了踪影。就连开关城门用的轮轴也锈蚀成了一团铁疙瘩。

几个正在修井的士兵满身满脸的灰土,麻木的好似没有生息的行尸走肉,远远的看了一眼面孔陌生的张宁,甚至懒得过来盘查一下,而是任凭他径直走了进来。

越往里走,士兵的数量就越多,要是他们的身上还穿着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换洗过的制式鸳鸯袄,张宁真的会把他们当成是一般的贫苦农民。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卫所士兵都不如农民,因为他们不仅生活贫户,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衣食用度全都指望上司发放,要是没有军官的允许,他们甚至不能走出这里。

形同奴隶就是最好的注解。

当张宁见到赵丰年赵千户的时候,差一点就把他当成了乡下的土财主。

这位赵千户约莫四十来岁的样子,面皮白皙身材矮胖,穿了一身宝蓝色的团字棉袍,带着兔儿皮的护耳棉帽,帽子上还镶了一方翡翠的帽正。

“张提举就不必多礼了。”或许是因为没有穿官服的缘故吧,赵千户显得非常随意,把玩着一枚碧玉扳指,笑呵呵的说:“俺们和张提举也算是近邻了,官场上的那一套就免去了吧。”

既然如此,张宁也就很直接的开门见山了:“赵大人,我那个市舶衙门要建立缉私营,需要从贵司抽调些士卒,相关的书文和调令,想必千户大人已经看过了……”

“嗯,看过了。”赵千户微微欠了欠身子,随着他的这个动作,从他的腰里传出一阵阵清脆的“吱吱”声,那是蝈蝈的叫声。

蝈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属于典型的玩物。很多有钱人都喜欢斗鸡遛狗玩蝈蝈弄蛐蛐儿,真正要想玩儿好了却不容易。众所周知,蝈蝈是夏虫之属,要想在这个时节还让蝈蝈活蹦乱跳的发出清脆的叫声,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最起码要置办一个透气保温的蝈蝈葫芦,还要小心在意的侍弄着……

西北的冬季寒冷异常,这位赵千户的蝈蝈还能发出这么响亮的叫声,肯定是位玩弄蝈蝈的好手!

“小宝贝儿,别叫了,”赵千户拍了拍腰间的蝈蝈葫芦,继续把玩着手上的那枚碧玉扳指,有点心不在焉的说:“调兵的书文是确实看到了,按说早就应该把士兵给你调过去。不过呢,你也是知道的,我这个千户所的人手本就不怎么足。就算是有上峰的令,也不能说调就调,总要容我些时日,慢慢的找到替补之人……”

“是,是,涉及到军事调动,必然是非常麻烦的,只是我那边真的急等用人……”张宁当然知道这位千户大人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动声色的摸出四个元宝放在桌子上:“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千户大人多多通融……”

赵千户斜着眼睛撇了撇那四个元宝,发出一个好似牙疼般的“嘶”声:“我说张提举啊,你这是做什么?朝廷的事情俺们总是要尽心尽力去办的。但也不能太操切了不是吗?你且回去等着吧,等我把这边安顿好了,定会把你需要的人手遣过去,你就安心的等着好了。”

等着?等到什么时候?

都已经等了几个月,别说是人手了,连鬼影子都没有看到一个,还要继续等?

“不知千户大人何时才能派遣士卒过去?”

“何时嘛……这个我也说不好。你总得等我先把这边的兵额补齐了再说吧?你那市舶司重要,难道我这个军镇就不重要了?”

把兵额补齐?这他娘根本就是一句废话。

这么多年以来,卫所的士兵什么时候满员过?就算是等到世界末日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张宁已经明白过来了:这是嫌我送的银子太少啊。

其实已经不少了。

四个小元宝,整整一百两银子,足够在延安城内置办一处还能说得过去的宅子了,这还少吗?

虽说这个时代银贱铜贵,但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一年的用度也不过五七两银子,一百两真的不少了。

一百两还嫌少?张宁真的没有想到这位千户大人的胃口这么大。

他就带了这么点银子来,再多就真的拿不出了。

大明朝的官场已经烂透了,能贪就贪能捞就捞,谁也不嫌银子烫手,张宁真不知道这位千户大人要收多少贿赂才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

赵千户早已把张宁的神态看在眼中,面带笑容的凑了凑身子:“我听说张提举是新近为官的,是么?”

“是,张宁本是白身,刚刚接了这个提举的差事,官场上的事情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有什么不到之处还望千户大人多多指点!”

这话虽然说的很客套,意思却非常明显:想要多少贿赂就直说吧。

“张提举痛快,俺就喜欢和你这样的痛快人打交道。”赵千户笑着说:“若是别人,我就随便找人个借口把他打发走,让他没年没月的继续等着。看在张提举是个爽快人的面子上,我就给你透个实实在在的底细。我这个人从不贪心,要想从我这里调人,本也不难。只需一百两银子就够了……”

一百两银子?桌子上不就放着一百两吗?

明明已经给了一百两,却不肯调人去往锅盖川,现在又说一百两,这是什么意思?

张宁闭口不言,等着他继续把话说透。

“公文我已经看过了,张提举设立缉私营,最少也要一百五十人。分兵从三个千户所调取,每个千户所出五十人,是这样的吧?”

“诚如千户大人所言,正是如此。”

“我从这边调五十个人的话,我也不多要你的银子,那就五千两好了!”

五千两?

五千两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么说吧,在当时的情况下,买一个十四五的小丫鬟,而且还是身材样貌全都不错的那种,也用不了二十两银子。买一亩上好的水浇地,最多也就是四两银子或者是五缗钱就足够了。

三条腿的蛤蟆无处寻,两条腿的人有万千。现如今这世道,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一百两银子足够买三四个壮汉了!

这位赵千户开口就要五千两,张宁立刻就火了。

“五千两?五十个人?”

“对头。”

“原来赵千户说的每个人一百两银子。”

“正是。”

这已经不是送礼或者是贿赂的问题,而是在卖人啊。

朝廷说的是调兵,这位千户大人却在卖兵,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赵大人还真的敢要价啊。百两银子一个人,不嫌太贵了些么?”

“若是换做别人,这个价肯定不便宜,但对于你张提举而言,应该不算太贵。”就好像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那样,这位千户大人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据我所知,你那个关口的包税银子是五万一年。既然你能拿出五万两,肯定不介意再多掏三两万,用一万多两银子组建缉私营,还算是便宜了呢。”

“你要是觉得贵,完全可以不买嘛,不过我想不买的话你的损失肯定更大。”

反正也没有那个商贩会主动缴税,没有缉私营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的话那五万两的包税银子肯定就要打水漂。

是忍受五万两的损失,还是忍受一万五千两的竹杠,张宁只能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虽然早就知道大明朝的官场黑暗,却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黑到这种程度:公然买卖兵额,不给钱就不调兵,管你那狗屁的锅盖川关口怎么样,管你张宁是死是活,不给钱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朝廷法度?那是什么东西?朝廷法度要是管用的话,长乐千户所至于沦落成眼前的这幅景象?

自己招募人手肯定不行,必须从这里进行调动,那就意味着必须接受敲诈。也正是因为吃准了这一点,赵千户才敢于如此肆无忌惮的敲诈。

和我玩混不吝的这一套?看我怎么玩儿死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