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六十五章 惊险之间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六十五章 惊险之间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六十五章 惊险之间

温珠就是张宁的护身符,但这个护身符马上就要到最后的“有效期”了。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现在的脱不花一定非常紧张,正在死死地盯着这边。如果带着温珠往回跑的话,蒙古大军马上就会毫不犹豫的杀过来,谁要怀疑这一点的话,简直就是在侮辱脱不花的智商。

“你这个脱不花舅舅还真的具有枭雄的潜质,竟然敢于干掉布拓,还干掉了布拓的军队,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我真的要佩服他一下了。”张宁深有感触的说道:“等你回到草原之后,迟早会成为纳颜部的首领。”

“哎,能保住性命已经算是不错了,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已不敢再想大贝勒的位子了。”温珠已经和张宁很熟悉了,就好像老熟人一样闲聊着:“舅舅杀了部落里的那么多人,还杀了布拓,这种事情瞒不住的,迟早要被父亲知道……”

“哈哈,”张宁哈哈大笑着说:“你也太小看你的这个舅舅了,杀布拓一事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隐瞒,也不怕你的父亲知道……”

按照常理推算,脱不花干掉了布拓,杀了纳颜部的那么多士兵,回去之后纳颜大贝勒肯定要和他翻脸,甚至会派遣大军血洗特尔喀部。若是仔细想想的话,这种状况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就算纳颜大贝勒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会极力帮着脱不花和温珠遮掩过去。张宁甚至已经想到了纳颜大贝勒给死鬼布拓安排好的说法,他一定会把布拓说成是力战而死!

原因非常简单:布拓已经死了,而温珠还活着!

布拓一死,温珠就成了大贝勒之位唯一合适的继承人,他的父亲就算是知道了真相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事情是明摆着的,在李家寨之前的那种局势当中,如果不是脱不花不顾一切的干掉了布拓,那么死的就是温珠了。

不论温珠最终死在谁的手中,追究到根子上都是布拓的责任,因为布拓想要弄死他。

在那种局势下,必然会有一个儿子死掉。唯一的区别就是死的是布拓而不是温珠。

既然布拓已经死了,纳颜部大贝勒就一定会维护温珠这个唯一继承人的法理性,若是追究脱不花的责任,就等于是扼杀了温珠的政治生命。

为了一个死去的继承人,就在事实上干掉另外一个继承人,让整个纳颜部进入到后继无人的状态那才是真正危险的事情,纳颜部大贝勒没有那么傻,也不会做这种蠢事!

正是因为料定了会有这样的结局,脱不花才敢于不顾一切的干掉布拓。这不仅只是为了保住温珠,也是为了保住他自己和特尔喀部。

日头开始西斜了,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挟持着温珠的张宁依旧和蒙古大军对持着。

从时间上推算,那些百姓应该已经在晏子宾和李鸿基的带领下入关了吧?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张宁猛的把温珠一推,推的他栽倒在地,顺势转身跨上李鸿基留下的那匹战马,一刀戳在马屁股上。

战马吃痛,马上撒开四蹄扬起一路烟尘,朝着东边的银州关夺命狂奔而去……

和张宁想象力中的完全一样,身后顿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处的蒙古军也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

他不敢回头看,只是死命的用刀背拍打着战马,瞬间就把马速展开到了极限。

格鲁哈也在纵马狂奔,短短几十步的距离瞬间即至,一直冲到了温珠的身旁,猛然一个镫里藏身顺势一抄,将温珠放到了马背上。

身后的那些蒙古兵齐齐而动,不顾一切的冲上来,仿佛一片涌动的海洋将格鲁哈融入其中……

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退,耳边的风声呼呼直响,张宁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是拼命狂奔。

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么做的意义并不大,蒙古轻骑兵真要是追上来的话,他的生还概率几乎为零,但却不得不这么做。

当张宁冲到关口之前的时候,看到眼前的情形,脑袋里顿时“嗡”的一声。

晏子宾带领着的那三千多老百姓并没有入关,全都猬集的关口之前乱糟糟的挤成一团。

银州关口根本就没有打开!关上的守军已经张开了弓箭不住的大喊着:“退走,后退,有敢上前一步者,乱箭射死!”

看到这一幕张宁的脑袋都炸了。

脱不花的军队距此咫尺之遥,转眼就能掩杀过来,到时候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

用尽心思历尽艰险,就差最后的一步了,怎么会是如此结局?

怎么回事?

李鸿基的眼珠子都是红的,跳着脚的大骂:“混账王八蛋,就是不肯开关!”

晏子宾都要哭了,却也无可奈何。

“流民聚集,良莠难辨,为安危计,拒不开关”这就是守军不肯打开关口的理由。

因为你们的人太多了,谁知道其中有没有夹杂蒙古人的奸细?若是被你们骗开了关口,来个里应外合到时候丢了关隘责任算是谁的?

都已经火烧眉毛了,根本就无暇解释,就算是解释也肯定来不及了,因为脱不花距离这里太近。

张宁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整个人都傻眼了。

好在蒙古大军收回了温珠之后并没有追上来,而是排着非常密集的队形缓缓后退……

看来脱不花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很清楚的知道就算是派遣轻骑干掉了张宁这个人除了泄愤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现在最要紧的是过关,因为银州关后还有榆林卫,那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口,拖延的时间越久就对自己越不利。更何况草原上还有一大堆善后之事等着他去处理,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都比张宁的生死要重要的多……

一直等到太阳西斜,蒙古大军已经退的没了影子,关上的守军总兵官才下了一个命令:所有人等不得胡乱走动,全都停留在原地接受检查,确认没有夹杂敌军细作之后才会打开关口。

敌人都已经退走了,进关躲避已完全没有必要,众人懒得和这些被吓破了胆的守军计较,干脆结成一个十分松散的队伍自行离开了。

这个时候的晏子宾终于发挥出了一县之尊的作用,带领着众人缓缓南撤,跑前跑后的不住大喊:“本县晏子宾力战强敌,终于护卫乡梓平安归来。诸乡亲虽我到县城造册核对,然后就可以各自归家了。”

“本县已命人去往沿途各地,最迟明日就会有人来接应,大家都不要走散了!”

自从蒙古人逼近李家寨以来,天大的风波都在张宁的“运筹帷幄”之下化险为夷,李鸿基对他的钦佩之情已无法言表,只是最后的这一幕实在让他火大,至今依旧在大骂着银州关的守军:“我是真没想到啊,官军竟然怂成了这个样子。这……简直就是胆小如鼠啊……得亏脱不花归心似箭急着赶回来,要是趁势掩杀一下的话,银州关能不能守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咱们这些人全都得完蛋!真他娘的……只能说是咱们命大了!”

这次能够活下来,并且救了这么多人,完全就是因为侥幸。一想到刚才那三千多人全都聚集在银州关前的狭窄地带,张宁就忍不住的冷汗直冒:实在是太危险了。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为啥蒙古人能以区区几千人马纵横无敌,原来不是因为他们厉害,而是因为官军太草包。这大明朝……嘿嘿,迟早要熄火塌架……”

“别总是胡说八道,这种事情也是你能随便说的吗?”李鸿基的言论虽是事实,但却实在是太大逆不道了,竟公然说出“大明朝要完蛋”这种话来。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少不得又是一场麻烦。

有些事情,想想就可以了,是不能说出来的。

李鸿基知道是怕晏子宾听到,但他却毫不在意,反而不住的嘿嘿冷笑:“瞅瞅那个狗屁的县令,哪里是个成事的人?他现在根本就无暇理会你我,一门心思的在邀买人心,想要把这桩天大的功劳安在自己脑门子上。这种货色……还不如一条狗!”

对于普通的乡民而言,七品知县其实就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了。张宁不怎么在意这种人物,是因为他终究是未来人,听惯了这个时代那些名动天下的名字,当然不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知县。但李鸿基却浑不把晏子宾放在眼中,只能说明他胆子大。

“要俺说啊,怪人你要见识有见识,要本事有本事,是一千年都出不了一个的能人好人。以后肯定是有大出路的。你这人哪里都好,就是胆子太小了,连句大话都不敢说。”李鸿基笑道:“江山易主王朝更替,本是寻常之事,这是你的原话哦!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就只能造反,这也是你的原话。还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对你说过的原话,你我自己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不适合公然讲出来。”

“嘿嘿,我算是看透了,这个世代真是不让好人活,哪天要是把我逼急了……不过我想应该不会有那一天的,因为有你嘛。只要你还在李家寨,大家就会有好日子过,至于外面的天地是刀兵还是血火,我才懒得理会呢。”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