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二百三十九章 碾压优势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二百三十九章 碾压优势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二百三十九章 碾压优势

仅率一千二百骑兵,就绕到金军身后截了他们的粮草辎重,确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更让张宁没有想到的是,在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吴三桂还能毫发无损的撤回来,这已不是战术有多么完美的问题了,而是关宁军和金军的勾结到底到了何种程度问题。

就算他吴三桂事先得到了情报,采用了大胆的奇袭战术,就算他把指挥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充其量也就是在金军的后勤线上打出一记重拳而已。虽然截了金军的粮草和物资,但这对于准备充分的广宁而言并不足以构成毁灭性的灾难。

广宁城中囤积了大量粮草物资,虽然这次的损失很大,却没有达到伤筋动骨或者是大伤元气的地步,这只能算是一个战术上的胜利,完全不足以影响战略格局。

但吴三桂能全须全尾的回来,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能够神乎其神的截了金军的粮草,本身就是情报战中的胜利,而不是战场上的胜利。那一带有很多战术支撑点,到处都是金军,中安堡、镇宁堡、龙湾堡,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些全都是军事堡垒。吴三桂能够在密密麻麻的屯兵点之间没有任何损失就撤回来,只能说明他和金军之间早有勾结,至少也是互通情报的那种。

不过,只能判断这不是吴三桂本人在和金军勾结,而是广宁军。

敌我之间的情报系统相互勾结……或者说是相互渗透,确实不足为奇,但渗透到这种程度就显得匪夷所思了。

被大明朝倚为长城之靠泰山之安的关宁军,就算没有和敌人相互勾结,至少也有某种程度上的默契,这种事情就算是说出去,谁敢信?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十几年之后的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似乎是因为形势所迫,但长久来看,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大明朝衰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关宁军可以做出任何形式的选择,不论是投靠后来的李闯还是转投后来的大清,都是一个必然。

关宁军的本质已不是边军,而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群体。借助今明之间的角力为自身谋取利益,这才是他们的根本原则。

因为张宁这个“偶然”因素,大明朝显露出了一丝强大,崇祯皇帝也终于动了对关宁军下手的心思。最先察觉到风暴气息的吴三桂开始试探着接近宣慰军,这还不能算是他对关宁集团的背叛,只能算是脚踩两条船而已。

截了金军后勤的胜利,就是吴三桂……吴家的投名状!

只不过,现在的张宁还无暇去估计这些更高层面的东西,他只需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的张宁有些后悔,后悔自己太谨慎太保守了。

若是派遣一支偏师,和吴三桂一起绕到敌军的背后,就可以形成对广宁的前后夹击之势,会占据更大的主动。

但这种后悔仅仅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出于对关宁军的深深戒备之心,就算是事先知道实情,张宁也不敢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吴三桂身上。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张宁就应该履行自己的承诺。

“借调”吴三桂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只需一纸公文,吴三桂就成了张宁的“参知将”——基本上等同于二级参谋长。

而吴三桂的老爹和兄弟则代表关宁军押送战俘南下了。

在关宁集团和朝廷之间,两面下注,将来无论时局如何变幻,吴家都可以屹立不倒,才能保住整个家族的长久富贵。

面对这种状况,连张宁自己都觉得很有意思,自己的手下竟然聚齐了洪承畴、吴三桂这俩名动天下的大汉奸,而且还和曹化淳打的火热,简直就是汉奸集中营了。

时也?命也?

不过是形势的转变所促而已!

和吴三桂相比,洪承畴则有另外一种表现。

洪承畴所率的两万多人马,分成两个批次,从正面攻打牵马岭,整整打了四天,竟然没有能够打下来。

牵马岭是广宁的门户,驻扎了三千多兵力。按照常理推算,以两万多对三千多,就算是拿人命硬填也早就拿下来了,但洪承畴就是没有攻克。

洪承畴率领的杂牌军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但却没有糟糕的这种程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方略。

使用优势兵力围困某个重要节点,以此为牵制诱使敌军支援,然后用精锐部队截杀对手的增援部,典型的“围点打援”手法。

这一手,用来对付山陕一带的流寇,往往会有奇效,但是用来对付皇太极,就显得有些低级了。

皇太极确实来增援了,而且是亲率精锐的八旗战兵赶了上来,却并不急于为困在牵马岭的金军解围,而是始终在外围游走,完全就是一副“游而不击”的架势。

明明已经张开了口袋,对付就是不肯钻进来,这让洪承畴很无奈,非常非常的无奈。

宣慰军的做法,和皇太极几乎完全一样,始终在外围游走不定。如此一来,局面就显得非常有意思了,就好像两只凶猛的野兽在角斗之前的那种架势,都在利用机动性寻找对方的破绽,好照准机会一下咬住对方的咽喉。

双方都是地方着对手的主力,试图寻求一战而定乾坤的机会。

宣慰军和皇太极的八旗精锐距离并不远,有好几次都是脸贴脸的局面,本可以直接上去攻击,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金军竟然避而不战,和宣慰军“擦肩而过”……

这种相互游走的局面一直维持了十一天。

到了第十二日,天降大雪。

皇太极似乎一直都在等这个机会,再不复以往迟疑不决的架势,而是马上分兵,派遣苏克萨哈一部猛攻洪承畴的侧翼,自己趁势游走到牵马岭东北部,摆出一副两面夹击的姿态。

趁着对手分兵的机会,宣慰军马上迎了上去。

双方都自以为抓住了机会,都以为自己占据了战术层面的优势,大战随即展开。

皇太极永远都忘不了数百门火炮轮番轰击的可怕景象。

绵绵密密的轰击持续不断,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止,即便是披了双层重甲的勇士,在这样的大范围持续轰击之下,依旧毫无抵抗力。

宽阔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洞,每一个轰击点附近的冻土都被犁开,翻出下层的新土。白皑皑的雪地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色坑洞,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为了抵御火炮的威力,皇太极采用了最正确的战法:命令骑兵排成纵队,利用驰射和速度上的优势削弱炮火的杀伤力。故意押后主力战兵进攻的速度和节奏,造成一种骑步脱节的迹象,完全依赖骑兵的悍勇来牵制对方,然后才命令步兵快速跟上。

这不是传统的战法,而是一种分出批次的波浪式攻击。

不得不说,这种战法确实很有效,极大的限制了火力的输出和杀伤力的有效转化,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对抗新式火器的一个创新思路。

但也就仅仅只是这样罢了。

虽然调用了所有能够调用的弓箭手,形成“万箭齐发”的效果,但是作为传承了千万年的远程攻击手段,弓箭的原始和落后在新式火器面前显露无遗。

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能够连续控弦五次,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手持火铳的宣慰军士兵,却可以无限射击,无限击发,几乎和不存在体力上的消耗。

火器新兵对弓箭手的优势一开始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没有用多少时间,这种优势就形成了碾压效果。

排成密集方阵的宣慰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在铜哨的指挥下稳步推进。

宣慰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严重缺乏冷兵器时代惯有的那种悍勇气势和铁血作风,反而透着一种工匠式的严整和秩序,就好像是一架精密的机器。

好不容易才“贴”上去的八旗战兵被成排成排的放倒,就算是有少量人马可以突进过去,也马上面临宣慰军枪兵。

和八旗战兵完全不同,手持长矛的枪兵不重杀伤,甚至不在乎有没有杀死对手,他们要做的仅仅只是格挡和掩护——将冲上来的八旗战兵挡开,这就足够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火铳兵去做。

当火铳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压上来的时候,皇太极才真正明白过来:火器新军的战斗力,并不是体现在火力之上,至少不完全是。而是体现于秩序和纪律之上,这是一种崭新的战斗模式。

在任何情况下,宣慰军都是以集体的方式作战。不管多么悍勇的八旗战兵,都不可能面对这种集体作战的方式,更不可能取得优势。

士兵个体的勇武,在这样的集体作战方式面前变得毫无意义,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硬顶着持续不断的炮火和轮番射击往前冲,那根本就是在送死!

这个时代的大金国,还没有那么雄厚的实力可功挥霍,兵力早已捉襟见肘,任何一点不必要的损失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皇太极很明智的下令撤退。

这一战,短暂而又急促,金军虽然败退,但却保存了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张宁没有贸然让蒙古各部去追击,而是继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节奏和速度,衔着金军的尾巴稳步推进。

这一战,毙敌一千多人,和调动使用的资源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唯一称得上大胜的反而是洪承畴。

在宣慰军和金军激战的同时,洪承畴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只用了不到一个昼夜的时间就拿下了牵马岭,杀敌数字同样不大,除部分被困的金军逃散之外,几乎全都成了洪承畴的俘虏……

从战术和战果上来,此一战并不是很辉煌,但却打开了直接进攻广宁的通道,让明军第一次把作战半径扩展到广宁城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