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烽烟起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九十五章 烽烟起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烽烟起

作为一个从基层士兵逐步升迁上来的军官,刘四海依旧保持着老兵特有的习气:谨慎小心,却又不拘小节,没有半点军官的架子,总是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非常重视军规,但却对那些违反军官的细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统领士兵更多的依靠自己的威望和人格魅力,而不是军规。

军中禁止饮酒,但刘四海却在巡夜的时候嗅到了一股酒味儿,登时就喝骂起来:“哪个兔崽子又偷偷摸摸的喝酒了?老五,你身上有酒气……”

聚众饮酒,还被队官刘四海给发现了,那些个新兵们顿时就慌乱起来,谁也不敢说话。

只有那些个老兵根本就不把刘四海当回事,反而笑骂起来:“你娘的,真是生了个狗鼻子,老子才刚刚喝了一口就被你闻了去……”

“把酒拿出来,别等着是搜了。”

几个老兵很是不情愿的把酒瓶子取了出来,乖乖的递给了刘四海。

看到那个酒瓶子,连刘四海都忍不住的笑骂了几句:“一群憋孙儿,连药酒都喝,等你们负伤挂彩的时候,军医寻不到药酒,到时候吃苦受罪的还是你们……”

扁腹光口的白底青花瓷瓶,瓶口还有裹了红布的软木塞子,这他娘的分明就是药酒。

这样的药酒酒劲非常大,是治疗红创之伤必不可少的物品,祛除风寒湿痹也要用到。也不知道是哪个捣蛋鬼竟然从军医处偷了过来饮用。

晃了晃瓶子,才发觉药酒已经被喝光了,而不是如这些士兵说的那样“只是喝了一口”!

对于这种事情,刘四海早已司空见惯,在他还没有升迁成为军官之前,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

军中寂寥,有时候大家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了。

刘四海当然不会做出任何惩罚,只是骂了几句,那几个老兵早已和他熟识,根本就不把那几句骂当回事,继续嬉皮笑脸的和他闲扯:

“我就纳了闷儿了,咱们那位张宣慰张大人干嘛要咱们驻守在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就应该进驻到大同府,却把咱们撇在这儿吃沙子喝风……”

“你们这些兔崽子,能知道个屁!”刘四海笑骂道:“那大同府是满桂的地盘,怎能让你我驻进去?”

“这大同府周边既然是满桂的防区,为啥还要咱们宣慰军过来。”

“咱们是奉调而来,是奉旨调过来的!”

“真的有圣旨?你见过?”

“那倒没有,我也是听说的……”刘四海讪讪的笑了笑:“就凭我这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哪有资格见到圣旨?”

所谓的奉旨调动协守大同,其实完全就是下面这些士兵的臆断,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圣旨。

自从八月底九月初给朝廷上了警惕金军异动的奏疏之后,朝廷很快就做出回复:相机进止!

因为当时的金军还没有具体的动作,朝廷的命令也很模糊,只是让张宁相机进止,意思就是让他做好准备随机应变,却没有进一步的具体指示。

十月初,金军果然进犯,兵分两路袭扰大明。金军的主力显然在东路,西边的这一路只能算是偏师,无论规模还是实力都远远比不上东路。

这一支偏师在大、宣一带忽东忽西流窜而动,,摆明了就是为了起到牵制的作用。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意图合围歼灭,想不到的是这支金军竟然一分为二,一支朝着保安那边去了,还有一支沿桑干河东进,追了几日之后竟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为了防止金军四下流窜,满桂严令长城沿线的官军严防死守,一定要提防金军突然冒出杀个回马枪。

这样的战术安排无疑是最稳妥的,但满桂的兵力不足。

“大同弛废”已经是陈年的老问题了,刚刚上任不久的满桂虽然大力整顿,但终究时间太短,还看不到多大的效果,所以就只能由宣慰军暂时代替一部分大同守军的职能。

“这就说不通了,咱们张宣慰的官比满桂还要大,为何还要听满桂的指挥?”

单从官职的品阶上来看,张宁确实比满桂要高一些,毕竟满桂只是一个地方上的总兵官,而张宁则是钦命的宣慰使,差着一个档次呢。但涉及到军务,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张宁最主要的官职就是宣慰使,所谓的宣慰军不过是一个派出性质的机构(军队),是隶属于宣慰使名下的武装,本身就低了一级。而且这大同府是军事重镇,满桂是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长官,这里又是他的防区,张宁自然要服从满桂的调遣。

“咱们是客,满桂是主……”这种涉及到体质的问题很难对这些个大头兵们解释清楚,所以刘四海干脆用了一个最直接了当的比喻:“这就好比你到亲戚家去串门子,就算那个亲戚比你矮了一辈儿,你也得客随主便听亲戚的安排……”

这么一说,大家就全明白了。

“那你到是说说,咱们要在这里驻到什么时候?”

“我怎么知道?这得听上头的命令。”

“天知道上头的命令什么时候才能下来……”

“我估摸着日子应该不会太久。”刘四海摸着下巴说道:“这里本就不是主战场,更不是辫子兵的目标。咱们收在这儿其实也不是为了打仗,就是个有备无患的意思,免得金军四下流蹿……”

“金军不会到这儿来?”

“应该不会!”刘四海很有把握的说道:“至少这一两个月以内不会,我要是金军的话,一定会想方设法的继续流蹿,说什么也不会和满桂的大军直面相撞。只要把满桂牵制住了,让他无暇东顾就是大功一件……”

流蹿、牵制,这才是西路军的主要任务。现如今的满桂正急急吼吼的满世界寻找敌人的踪迹,金军跑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主动攻打?

“对了,我听说咱们张宣慰许诺了林丹好大一片地盘,这事是不是真的?”

“这种事情,我怎么能知道?”刘四海笑道:“就算是真的又能怎样?咱们的张宣慰不过是为了稳住林丹而已,只要能把他稳住,就算是许他一个大天又有何妨?要不然的话,咱们哪有机会回师大同?”

话音未落,猛然响起一阵尖锐的铜哨声。

这是发现敌情的讯号。

听到哨声的刘四海本能的跑了出去,那些个松弛携带的士兵也好似条件反射一般抓起了武器……

执守哨兵指着远处的那团火光说道:“发现火警……”

茫茫黑夜之中,远处的那团火光格外显眼。

只要稍微看一眼,就可以知道那根本就不是偶然出现的野火,而是有人在利用火光传达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发现敌情。

虽然距离遥远,依旧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团火光不是简简单单一片大火,而是分成了三个部分,从排列的方位来看,这是一个发现敌情的警示信号。

这个信号,只有宣慰军的内部人才知道。

“谁在那边?”

“没……没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连执守哨兵都觉得不像话了:如果那边真没有人的话,大火是怎么燃起来的?敌情信号又是谁发出的?

那边肯定有人,而且一定是自己人,只是大家一时想不起到底谁在那边,又是谁发出了这个信号。而且在示警信号已经发出的情况下,根本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准备战斗。

无论敌情信号是真在假,都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所有士兵紧急集合,结寨固墙,阻断道路,将小铜炮搬运上来,弓弩手就位,枪兵就位,各项战斗准备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这个时候,敌军显然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索性不再隐藏,而是打起了火把快速前进。

黑夜之中,连绵的火把好似一条蜿蜒的火龙,从东北方向快速移动。

仅从这条火龙的大致长度,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数量不在少数:这根本就是那支莫名其妙消失不见的金军。

满桂还在满世界的寻找,想不到他们就在眼皮子底下,竟然趁夜杀到这里来了。

“点烽火!”

如苦水堡这样的军事驻屯点,最主要的作用不是战斗,而是示警,烽火台是必须要有的。

烽火点起来了,仿佛黑夜中的灯塔。

左近的镇川堡看到了这边的烽火之后,也点起同样的烽火,紧接着就是镇山堡、平沙堡……

一道道烽火接二连三的燃烧起来,用这个时代最快的速度将发现敌情的消息传到了远方!

“敌袭!”

“敌袭!”

一路狂奔,把肺都跑炸了,胸口好像塞进了一团硬渣渣的猪鬃,呼吸之间疼的钻心。

身后就跟着一大群金兵,姬黑盆和那三个辅兵不顾一切的夺路狂奔,径直跑了回来,一边跑一边高喊着“敌袭”二字。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记起了他,直到了远方那片示警的大火是他点起来的。

用大筐将他缒了进来,气都顾不得喘匀实呢,姬黑盆就对匆匆忙忙跑过来的刘四海说道:“金兵来了,最少三千,骑步各半……”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