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画饼充饥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画饼充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画饼充饥

“攘外必先安内”是林丹汗一直奉行的战略方针,并且从未将大明朝当做是真正意义上的盟友,而是视为潜在的最大敌人。所谓的“联明抗金”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只要逮住机会就进行他那个“统一蒙古内部”的事业,至于是不是会损害盟友的利益根本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避敌避战卖队友,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但如文秋池这般当面说出来,立刻就让林丹大汗落了个没脸面,登时就挂不住了。

呼的一下子站起身来,猛然拔出佩刀,呼呼的虚劈了几下,恶狠狠的一刀斩在桌子上,当即就把桌子斩成了两半。

桌上的碗盏当即摔碎,茶水飞溅而起,恼羞成怒的林丹汗高举着刀子厉声高呼:“来人,将这些个家伙全都推出去,把他们的舌头割下来喂狗!”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约定俗成的规则,而起宣慰军和林丹汗并没有开战,似乎根本就没有斩杀对方使者的必要。但这一条沿袭了千年的外交规则在这里却不适用。

林丹汗不仅斩过“来使”,而起斩杀过不止一次。

早在万历年间,他就在山西北部斩过明朝的使节,到了天启朝有杀过努尔哈赤的使节,这种事情早已做的轻车熟路了。

看到林丹汗恼了脸面,那些个随行人员顿时慌乱起来,若不是因为还顾及着一点大明朝的体面,恐怕当场就要尿裤子了。

带着尖顶皮帽手持弯刀的卫兵已冲将进来,林丹汗的几个近侍急忙劝阻。

林丹汗的脾气最的爆烈如火,怎能听得进劝告之言?大喊大叫着一定要割下文秋池等人的舌头……

本来还算平稳的谈判场面顿时一片大乱。

文秋池却始终面带微笑巍然不动,那副神情就好像是在观赏一出精彩的大戏。

这个时候的文秋池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早就看出这是安排的一出戏。

伤害了宣慰军的使者,然后率领大军和宣慰军开战?

别开玩笑了,要是林丹汗真这么想的话,根本就不会和文秋池见面,更不会有这场谈判的出现。

现在的宣慰军兵力上虽然远远比不上林丹汗的蒙古大军,但是从战斗力上来看,却并不必林丹汗弱小多少。

在和女真人对抗的这么多年当中,林丹汗几乎从未亲自和女真的辫子兵直接开战过,而是尽可能的使用那些效忠黄金家族的蒙古部落。他的本部人马更多是用于统合内部,而不是对外作战。

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这么多来,林丹汗都没有直接和辫子兵打过一场硬仗,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本部人马没有信心。

所谓的蒙古铁骑不过是一个古来的说法罢了,到了这个年月,还剩下多少战斗力只有林丹汗本人最清楚。

而宣慰军却接连与金军交战,而且连战连捷,气势上已经盖过了林丹汗一头。尤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察哈尔中旗之后,蒙古人应该已经对宣慰军的战斗力有所了解了!

和女真辫子兵对抗了这么多年,都舍不得拼上自己的本部人马。现在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要和调动大军和宣慰军拼个你死我活?

这种可能微乎其微,无限接近于零。

林丹汗若是真这么莽撞的话,早就被灭十几次了,又何至于苟延残喘到了今日?

退一步来讲,就算林丹汗的们蒙古大军能够战胜宣慰军,也一定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就算是获胜也必然会是惨胜。

拼上自己的全部家底儿,冒着统一蒙古这个伟大梦想成为泡影的巨大风险,就是为了一时意气要和宣慰军争夺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

林丹汗没有那么傻。

就算林丹汗是个疯子,因为极度的气恼而不顾一切了,刚才那一刀大可以直接砍下文秋池的脑袋,而不是只砍翻了一张桌子。

近侍还在做出竭力劝阻的样子,林丹汗还在装模作样的大喊大叫,文秋池却始终不为所动,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

如此一来,林丹汗反而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之中了。

“戏已演的差不多了,该收场了吧?”文秋池面带微笑的说道:“我临来的时候,张宣慰曾经对我说过,他说林丹大汗是当世豪杰,应该会看清楚如今的局面。今日亲眼所见,却让我大失所望。这一出闹剧简直就是孩童的把戏,忒小家子气了。”

“大汗若是愿意诚心诚意的与我宣慰军商谈,不妨开一个实实在在的价码。若我能够接受,自然会应允下来,就算不能接受也可以再仔细商议……”

林丹汗稍微愣了一下,然后无奈的摆了摆手,那些个佯做劝解状的近侍顿时心领神会,重新布置了谈判现场,还奉上了一轮茶水。

经过几度试探之后,谈判正式开始了。

“若要我接受察哈尔之事,你们宣慰军必须做出补偿,”当谈判真正开始的时候,一直成为双方分歧焦点的察哈尔右旗反而一点都不重要了,林丹汗直接开出了自己的条件:“我要至少十万石粮米,六万匹布帛,精盐四千石,火炮五十门,战马两千匹……”

各种各样的物资和数量脱口而出,显然是早就拟定好的。

宣慰军占领了察哈尔右旗,这是既成事实,不可能把已经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了,彼此都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为了维持双方在战略上的默契,宣慰军必须做出补偿,来弥补林丹汗丢掉“祖产”的巨大损失。

对于林丹汗而言,这份损失其实不算很大:就算只能没有占领右旗,他也一定会用血腥手段进行报复,无非就是杀光他们威慑其他部落而已,充其量也就是一只为了吓住猴子给被宰杀掉的那只鸡。

为了一只鸡就和宣慰军开战,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现实也最实惠的做法就是借机从张宁手中弄到一些好处。

林丹汗开出的这个价码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张宁根本就拿不出来。就算是能够拿出来也肯定不会全都给他。

“粮米之事,大汗还是不要说了,因为我军亦不充足,至于战马……我军真的没有多少,根本就给不出来。布帛和精盐倒是可以商量,但肯定给不了那么多……”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本就是谈判的正常状态。

只要愿意坐下来好好的商谈,细节上的分歧总有得谈。

既然林丹汗表示物资方面可以少一部分,文秋池也就退了一步:“我军可以退出察哈尔中旗……”

察哈尔中旗和察哈尔右旗,听起来就好像是邻居一样,其实相距遥远,就算是用急行军的速度,也得好几天。即便在已经占领了,也不便于直接统治。

而且中旗非常靠正北偏东方向,真要是有什么变故的话,宣慰军不可能照顾得过来。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抢掠一番之后把那片地盘留给林丹汗。

林丹汗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只能得到一个空荡荡的中旗了,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这样的条件显然不能让他满意,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愿意放弃一些没有用的地盘,获取更大更实惠的实际利益。

这个时候,文秋池抛出了一记杀手锏。

他取出一份地图,一份蒙古地图。

这份地图上用朱笔描绘出一粗大的红线,文秋池指着那条红线说道:“我军将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向进发,会把金军西路死死牵制在大同府一线。只要大汗还有收复旧地之志,应该怎么做想必已不必我多言了吧?”

地图上描绘出来的情形让林丹汗心神大震,脸色顿时涨的通红,已激动的难以自制,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我……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诓我?”

仅凭一副地图就想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林丹汗又不是三岁的娃娃,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存留在纸面上的“空头支票”。

“大汗信也好,不信也罢,我家张宣慰已经说了……”文秋池的手指不紧不慢的敲打着那张地图,那个节奏就好像大军交战之前的鼓点儿:“张宣慰说,大汗是个明白人,只是因为时运不济才蹉跎了这么多年。以大汗的眼光,应该可以看出眼下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若是贵我双方还是纠结于些许的蝇头小利,终究会落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下场,谁也拿不到什么好处。”

“大汗未必会轻信于我,但用不了多久……最次到本月底,我宣慰军就会按照图中所描绘的路线进发。到时候无论成败,大汗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机会……”

“荣辱成败,在此一举,此事于大汗有百利而无一害,若是大汗还是纠结于眼下的这个小小局面,我宣慰军心存顾虑,也就只能眼睁睁坐失良机了……”

“这是……这是你们的皇帝制定的方略?”

“是!”

这一次,文秋池撒谎了,而且是在睁着眼说瞎话。

因为这份地图上描绘的大战略,根本就是出自张宁的手笔,和大明朝廷没有半点关系。

但文秋池必须这么说。

虽然就算是他说了,林丹汗也未必会相信,至少不会全信。

但事实会让他接受的。

“好,那我就等半个月,到时候若真是如此,则一切好说。若是你们宣慰军食言自肥,那就没得说了!”林丹汗又追加了一句:“这事不论真假,刚刚许诺与我那些个资材是半点也不能少的……”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