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穷途末路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六十六章 穷途末路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穷途末路

张宁怎么都没有想到,惶惶而逃的对手竟然在一夜之间内讧了。

初升的朝阳照耀着空旷无遮的莽莽雪原,地上满是断刀残枪和一片片嫣红赤艳的血迹,死者的尸体已经冻的硬邦邦,胡乱散落着,仅余下一些没有死透的伤者,还有两百多个西伦部的士兵和原地等待。

一见到宣慰军,西伦部士兵马上投降。

顺风的时候疯狂砍杀,几乎将偌大的纳颜部一夕覆灭,现如今被打的凄凄惨惨又要举旗投降,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纳颜部拒绝西伦部的归降,而是坚持要把这些残兵败将斩尽杀绝,然后大军掩杀到西伦部,杀光所有成年男子,将西伦部的所有部众全都化为纳颜部的奴隶。

但张宁却力排众议,坚持接受西伦部的归降,并且极力约束纳颜部人马,免得他们真的举起屠刀将这些残兵败将杀个精光。

胜者通吃,败者没有继续生存的机会,这是草原上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规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对于温珠大贝勒和阿尔斯楞等人来说,张宁接受对方归降的举动毫无意义,甚至显得有些妇人之仁了。

监军大人杨绍廷极力反对用斩草除根的手段将西伦部屠灭,甚至搬出“大明朝廷”的名义强行压服温珠、阿尔斯楞等人……

作为一个老派官僚,杨绍廷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人的死活,之所以赞同张宁的做法,完全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

现如今,大明朝在长城以北的军事存在仅仅只有宣慰军这一支人马,凭借就的是“纳颜部”内附这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法理基础:纳颜部极其附属各部是我大明朝的藩属,一旦有事朝廷不能袖手旁观做视不理,所以才出动人马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若是能够把西伦部纳入大明朝的势力范围,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军事意义,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政治影响。

尤其是对于他本人而言,这绝对是一桩可以“流传后世彪炳千秋”的功绩,自然不能让纳颜部直接就把西伦给灭了。

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在这个时候宣慰军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在张宁和杨绍廷意见一致的情况之下,纳颜部也就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

仔细问过西伦残兵的口供之后才知道了昨夜的内讧到底有多么惨烈:

因为损失惨重,西伦部已失去了自保的能力,所以极力希望阿非率领残存的辫子兵进驻西伦部,一来是为了修整再战,更主要还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丝虚无缥缈的安全感。

但阿非首领却坚决反对继续向着西伦部方向撤退,而是要求西伦部的残兵败将们和他们一起往北走,去和岳托贝勒的金军主力汇合。

若真这么做的话,整个西伦部就等于是完全不设防的,必定会遭受纳颜部的血腥报复,而且毫无还手之力。在激烈争执的同时,西伦残部已经很清醒的意识到了局面的凶险,有些人已经开始打起了投降明军的小算盘。

对于西伦部而言,谁的军事实力强就依附谁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投靠后金还是投靠明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眼下辫子兵被打的几乎覆灭,西伦部必须为自己的生死存亡做出选择。

若是能够干掉后金的辫子兵,就可以作为投靠明军的“投名状”,不仅能够给自己换来一个活命的机会,还能保证整个部落的安全。

就在西伦部的残兵们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反戈一击的时候,辫子兵抢先动手了。

在这场异常惨烈的内讧当中,西伦部的伤亡显然更大,但辫子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留下了一百多具尸体之后仓皇北逃。

“阿非手下还有四百多辫子兵,其中有一半是伤兵,而且他们已经断粮了……”在这个时候,刚刚投降的西伦残部表现的异常积极,首先提出了继续追击辫子兵的安排,并且愿意充当先锋。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张宁就下达了继续追击敌人的命令。

作为大明朝的代表,监军杨绍廷杨大人则率领极少量的人马,去往西伦部做“安抚事宜”。

已是正午时分,太阳高高挂在头顶,反而愈发的冷了。白惨惨的阳光照耀在空旷无垠的雪地上,好像一盏没有任何热度的冰灯。

经历了昨晚的激战之后,女真勇士们又折损不少。这支强悍无敌的金军只剩下四百五六十人,其中有一半的伤兵,还有少量随行的奴兵。

断臂处的伤口已经肿胀的不成样子,持续不断的疼痛和伤口感染折磨着阿非,把昔日的勇士变成了一头穷途末路的兽。

刚刚吃过一点肉干,精神似乎好了一些,阿非首领挣扎着站立起来,这个动作让他的伤口再次崩裂,一片嫣红色渗出包裹伤口的白布!

阿非首领似乎完全没有感受到从断臂处传来的剧痛,目光比以往更加坚定,头脑比任何一个时刻都更加清醒,就连说话的语气中都透着隐隐的金铁之声:“把所有吃食集中起来。”

自从战败之后,补给完全断绝,仅仅只是依靠随身携带的口粮来维持。尤其是在昨夜的激战当中,除了武器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带出来。

从昨天午夜到现在,勇士们粒米未进,仅存的一点口粮都舍不得吃,而是留给了伤兵。

拼凑出来的那点口粮已经是最后的吃食,却少的可怜,根本就不够三十个人的份量,更不可能维持几百人的消耗。

“把所有的箭都拿出来吧。”

看着堆砌在面前的箭支和仅有的一点口粮,环视着身边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阿非首领以无比的果断和决绝下了一个命令:“所有没有受伤的战兵,带上弓箭和这些口粮,继续往北撤退。其他人和我一起为他们断后……”

所有人都被这个命令惊呆了。

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时节,在这茫茫无遮的大草原上,留下来断后就意味着死亡。阿非首领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把让那些没有受伤的战兵带走全部口粮。

“首领,我们还有几百人,尚可一战。只要咱们同心协力……”

“没有机会了,已经没有机会了。”阿飞首领遥望着太阳的方向,微微的摇着头:“日落之前明人的军队一定会追上来,或许会更快,因为咱们太慢了!”

因为携带着大量的伤兵,又没有足够的马匹和物资,队伍行军的速度非常缓慢。再这样继续结伴而行挣扎求活的话,一定会被明军追上,到时候必然是全军覆没的结局,一定是那个样子。

必须分兵,把存活的机会留给那些没有受伤的年轻勇士们,而自己……必须直面死亡。

用自己的生命牵绊住追赶的敌人,为年轻的勇士们争取继续北逃的宝贵时间,这就是阿非首领的选择。

“如果你们还有机会去和咱们的主力汇合,一定要把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全都告诉岳托贝勒,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我们复仇。”阿非首领探手入怀,轻轻的抚摸着胸口的那面金章,就好像年轻的时候抚摸着最心爱的塔兰温珠儿(情人)的肌肤。

猛一用力,硬生生的把那面金章从胸口抠了下来,鲜血顿时染红了衣袍。

将那边带着自己血肉的金章交给一个年轻的士兵:“把这个带回去,带回到黑山老家,我的魂灵一定会依附其上,我会在纽欢阿布卡(天神)的殿堂中看着你们。”

几个年轻的女真士兵早已痛哭失声,却被阿非首领厉声喝止:“没有出息的家伙,哭什嘛?从我披上战甲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一定会有今天的这个结局。战死疆场才是勇士最大的荣耀,记住我这句话吧,年轻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和我一样,成为我族的视死如归的勇士,去吧……”

片刻之后,两百来个年轻的辫子兵带着最后的一点给养继续朝着更远的北方撤退,阿非首领带着两百多伤兵停留在原地,准备阻击后面的追兵。

就如同阿非首领所料想的那样,明军追赶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申时中刻前后,远方的雪原上就出现了一队影影绰绰的身影。

对方显然早已经发现了他们,正保持着一个严重内凹的队形一点点的压过来:他们要包围我们。

“全体披甲!”

“列队上前!”

“实在站不起来的……”看着那几十个站不起的伤兵,阿非首领双眸中的凶悍目光竟然变得柔和了许多:“不能不能落入敌人手中,他们不会放过你们的,明白吗?”

“明白。”

“来几个手快的,送兄弟们升天。”

亲自砍下了重伤员的头颅,将他们的脑袋系在腰上,所有人都朝着阿非首领靠拢过来,死死的盯着越来越近的敌军……

用身体靠着那面残破的旗帜,深深的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气,阿非首领闭上了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黑山老家的情形。

这个时候,老家那边的大雪已经封山了吧?垂着冰溜子的屋檐下早已经挂满了猎来的皮筒子,女人们正在从地窖里取出脆生生的冻萝卜,家里的孩子正在雪地里猎山鸡……

双眼猛然睁开,目光中全都是前所未有的凌厉,高高举起砍刀发出最后的呐喊:“促那——”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