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民战争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民战争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民战争

代表最高统治地位的狐尾天鹰旗树立起来之后,仅仅只隔了两日,叛军就朝着这边掩杀过来。

张宁和温珠只能跑,而且跑的很快。

于是乎,一场大规模的追逐游戏开始上演。

打着狐尾天鹰旗的温珠跑到哪里,叛军就紧紧追到哪里,除了双方的斥候偶尔相互截杀之外,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战斗。

在追逐战的前几天,温珠还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唯恐被衔尾而至的叛军追上,但他很快就发现这种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叛军似乎永远都不可能真的追上他。

这当然不是因为温珠真的跑的很快,而是因为那杆一张六尺高的狐尾天鹰旗。

虽然现在的纳颜部已经陷入了内乱,但是在众多的部众心目当中,温珠始终是大贝勒之位的唯一继承者,任何反对他的人就是整个部族的敌人,更何况叛军砍死了老贝勒,已经坐实了反叛之名。

支持正统反对叛乱是人们固有的心理,只不过现在的叛军势大,人们还不敢公然和他们对抗,但对温珠的支持态度却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

每到一处,牧民都会将粮米、肉干和饲喂牲口的草料放在很显眼的地方,任凭这几百人随意取用,还有人用比较隐晦的方式为他们打探消息、散布假消息。更有甚者,还有些牧民直接加入了“保卫温珠大贝勒”的队伍。

到了第十一天的时候,追随温珠的队伍已经膨胀到了千人规模,虽然没有多少真正能打的战兵,看起来也有几分“浩浩荡荡”的气象。

这个时候的温珠越来越感觉到张宁的厉害之处,明明没有经过哪怕一次战斗,自身的实力就已经快要翻倍了。要是再这么“逃跑”下去的话,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在人数上超过叛军了。

“张先生果然高明,连逃跑都能运用的如此精妙,我是真的服了。”因为部众的支持,温珠的“逃跑”战术进行的非常顺利。而那些叛军显然没有得到这样的支持,甚至有很多部众明里暗里的给他们帮倒忙,自然就追不上温珠,甚至出现了越追越远的迹象。有的时候,出于需要,温珠甚至会停下来等一等身后的追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叛军不得人心,当然必将败亡。”张宁笑道:“这本就是最简单的道理,谈不上什么精妙。”

“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能后运用到这种地步,除了张先生别人没有这个本事。哦,对了,张先生说的援兵……怎么还没有消息?”

自从竖起大旗开始打游击以后,温珠就反反复复的问起这个问题。只可惜那一万四千大明强兵根本就不存在,他永远都不可能见到。

对于这个问题,张宁始终用一个标准答案来回答他:“我临来的时候,确实听说援兵很快就到,也许是半途中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援军早已经到了甚至正在和叛军交战,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就目前的这种状况而言,援军的重要性其实已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温珠对于援军的期待程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又过了几日,张宁和温珠率领的大军“逃”到了塔拉川。

塔拉川,在蒙古语中的意思就是“升满嫩草的河谷”,有时候也特指肥沃的草场。纳颜部也有一片这样的草场,那是整个部族的夏季牧场。

虽然天气已经明显转暖,但现在的塔拉川依旧十分荒凉,只驻守着几百户牧民和一些牧奴,叛军的触角暂时还没有伸到这里来。

在塔拉川,温珠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有资格驻守夏季牧场的牧民本就是大贝勒的本部民众,他们很自然的把温珠认做现任的部族主宰,不仅取出肥肉美酒款待“逃难”至此的“王师”,还专门提供了一些马匹和补给。

“象山一样高的大贝勒啊,自从知道了本部的叛乱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向长生天祈祷……”驻守的牧民唱着悠长的长调朝温珠行跪拜大礼:“我们相信大贝勒一定会得到长生天的眷顾,那些反叛的罪人也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的血一定会撒在荒草的草尖上,他们的骨头肯定会埋在沙子里……”

部民的称颂让温珠开始飘飘然了,忍不住的小声对张宁说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那场狂风一定是长生天的安排,为的就是让我遇到张先生。这一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张先生就是长生天送给我的礼物……”

这样的称赞连张宁都觉得有些肉麻,但却不好说什么,只是面带微笑的频频点头。

在得到修整和补给的同时,塔拉川的部民还说出一个很不错的消息:

“在叛军死死追赶温珠的同时,保守派的长老们终于有所动作,抓住机会反攻纳颜本部,据说已经砍下了几百个人头……”

叛军主力始终被温珠吸引着满世界乱蹿,本部那边一定非常空虚,只要保守派的长老们不是真的蠢笨如猪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虽说砍下的那几百个人头很可能多是一些辅兵而不是真正的战兵,但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敌方的实力正在一点点的削弱,而己方却越来越壮大,甚至已经开始局面展开反攻了,这足以说明张宁的游击战加麻雀战的正确性。

局势越来越好,前途一片光明。

当天晚上,温珠在一片称颂声中喝的酩酊大醉,躺在温暖舒适的羊毛大帐中睡的好像是一头死猪。

而张宁则在思索着接下来的局面……

帐篷外传来几声明显是故意发出来的咳嗽,温珠的几个嫡系亲卫撩起帐篷帘子走了进来。

这几个亲卫朝着张宁行了一个抚胸礼,然后就坐在他的里首位置上,用生硬的汉话说:“张先生,明天我们要去哪里……”

虽说现在的局面已不象前几天那么紧迫,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还没有发生大的逆转,游击战必须坚持进行下去,直到机会成熟发起大反攻。

在温珠看来,张宁的游击战就是逃跑,而且是跑的越快越好。

但是他身边这些亲卫却知道根本就没有那么简单:逃跑很容易,谁都会逃跑,但是能在逃跑的过程中实现敌我实力的此消彼长,而且还要不被敌人围堵住,更不能让敌人彻底失去追击的**,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偏偏温珠根本就不懂这门学问。

这些天来,几乎所有的战略战术,甚至是“逃跑”的路线都是张宁一手制订。至于顶着大贝勒头衔的温珠……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吉祥物罢了。

往哪里逃?时间和路线的选择非常重要,不是说越远越好。

大草原上地广人稀,可以随便跑,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跑出了纳颜部的地盘,叛军追击的时候就会犹豫,甚至会干脆放弃追击,这等于是放任叛军回过头去消灭实力本就不怎么样的保守派,那绝对是自毁长城的愚蠢举动。

若是和叛军的距离拉开的不是足够远,或者是一不小心钻进了“死胡同”,那就真的成了自取灭亡了。

温珠已经喝的烂醉,就算他没喝醉,这种事情他也没有主意,还不如直接来请教张先生。

摆在张宁面前的这张地图粗劣的不堪入目,只能标示出大致的方向和走向,至于实际距离……若是参考这样的地图计算实际距离的话,肯定会偏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在更多时候,张宁还需要仔细询问这些亲卫:

“从塔拉川到特尔喀,需要走几天路程?”

“塔拉川到盖尔河走几天?”

接连问了几个很细致的问题过后,张宁又亲手画了一份地图,并且用比例尺详细标注出几个重要方向上的距离和地形分布状况。

对于这几个亲卫来说,地图上的那些坐标和用来计算的阿拉伯数字简直就是天书,他们完全看不懂那究竟是什么玩意,却知道张先生正在利用这些看起来复杂无比的动作进行测算,借此确定以后的军事行动。

在张宁计算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端坐不动屏气凝神,唯恐一个粗重的呼吸就会打搅到聚精会神的张宁……

“明日晚些时候,我们启程往南,按照正常速度行进一天之后,再折而向东偏南,大约需要多半天的时间就会到达神女湾,然后在原地修整,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

确定了未来几天的行军路线和时间节点之后,张宁对那个四十多岁的亲卫说:“特鲁,这一次你不要跟着大队了,带几个骑乘快马往西边走,对带几匹马好中途轮换……”

“我往西边跑?这是为什么?”

“根据路程和时间推算,特尔喀那边的援兵差不多应该到了,你去迎一迎。”

“好的,明天天一亮我就带人出发……”

“明天不行,必须尽快,最好马上动身。如果中途不耽搁的话,我估计你们会在这一带遇到特尔喀的援兵……”张宁的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到达兔儿头岭之后,就不要再继续前行了,就在那里等着特尔喀的援兵。你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如果没有等到特尔喀的人,立刻返回,千万不要耽搁。”

虽然不是很明白张宁的用意,但这显然是经过精确计算之后做出的决定。

“好的,我记住张先生的话了。若是遇到了特尔喀的援兵,是不是就带着他们过来汇合?”

“不用,你只需要对脱不花说出神女湾这个地方就可以了,他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