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一十章 麻雀战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一十章 麻雀战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一十章 麻雀战

太阳刚刚升起,照耀着大地上的一片枯黄。

地面上的斑斑血迹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断刀残枪随处可见……

刚刚经历的那场战斗短暂而又激烈,让缉私兵和马贼们真正领略到了战场是残酷。

“集中优势兵力发动最凌厉的攻击”是张宁的根本原则,至于战术上的细节问题……他甚至还不如一个有经验的老兵。

尽可能的把兵力集中起来,不管是马贼还是缉私兵,全都和温珠的那两百来个亲卫一起冲杀。

驻守在这里的叛军有六七百之多,但战兵的数量却很少,大多是一些辅兵和奴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虽然进行了抵抗,却很快就被冲散。

只要人员无法集中,就连最基本的队形都保持不住了,胜负其实已经分出,接下来的战斗只不过是扫尾而已。

温珠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仗会打的如此顺利,战战兢兢患得患失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仿佛君临天下的王者般远远的看着那些俘虏,狠狠的说道:“这些个叛贼最是可恨,一个不留全都杀了。”

杀俘不祥,这是中原地区的说法,在草原上从来就没有这一说。弱肉强食胜者通吃才是流传了千年的规矩,“高于车轮的男子”全部杀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在漫长的历史当中,草原上始终处于物资极度匮乏的状态,耗费宝贵的粮食养俘虏也就成为一件很不划算的事儿。最要紧之处还在于草原上地广人稀,不便于进行直接的统治,为了长远打算,直接杀光对方才是最实用的做法。

久而久之,杀俘就成了一种传统。

但张宁却坚决反对温珠这么干。

杀俘?开什么玩笑?

在这种情况下杀光所有的俘虏,显然非常不合时宜。若温珠真的有了碾压对方的实力,借助残酷血腥的屠杀威慑对手,确实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在是敌强我弱是情况下,实在不适合这么干。

而且在所有的这些俘虏当中,有一部分并非是真正的战俘,而是本地的牧民,原本就是属于纳颜部的民众。

“宽恕他们,饶恕他们的罪行……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追随你,成为你力量的一部分。”张宁道:“若你直接把他们杀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叛军必然和你死战到底……”

“这些人并非是你的死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你曾经的民众。他们之所以选择投靠叛军,根本就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他们若不那么做,就会被叛军杀死。你应该体谅他们的难处饿认不是把他们变成尸体……”

宽恕,从来都不是草原上的交战原则,温珠甚至不大明白应该怎么宽恕这些俘虏。

“这事交给我办好了。”

张宁来到俘虏们的面前,看着这些被捆绑起来的可怜人,站在一辆干草车上用很大的声音高喊着:“你们背叛了温珠大贝勒,又把刀枪指向温珠大贝勒,你的罪行已经足够让你们死十次。但仁慈的温珠大贝勒知道你们都是被迫的,可以再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只要你们愿意加入温珠大贝勒的军队,并且真心实意的为他作战,温珠大贝勒可以保证既往不咎,温珠大贝勒依旧把你们当成最忠诚的勇士。如果你们立下战功,温珠大贝勒同样不吝封赏……”

左一个温珠大贝勒,右一个温珠大贝勒,就好像温珠真的已经成了纳颜部的最高统治者一样。其实大贝勒这个尊号的确认需要很复杂的手续和仪式,但是在老贝勒已死的情况下,作为老贝勒唯一的子嗣,温珠继承这个尊号和地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张宁所做的,仅仅只是提前了一些而已。

在这些俘虏当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叛军的胁迫。原以为战败之后一定会被杀死,想不到温珠大贝勒如此仁慈,竟然又给了一个活命的机会。

是投靠温珠大贝勒为他作战,还是直接去见腾格里长生天,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死里逃生的人们纷纷跪拜,眼含热泪的称颂着温珠大贝勒的仁慈,纷纷发下毒誓,表示愿意追随温珠大贝勒,就好像效忠老贝勒一样效忠于他。

虽然被俘的多是辅兵和奴兵,他们的战斗力确实值得商榷,但这么多俘虏在顷刻之间“反正”过来,顿时就让温珠有了几分气势。

来的时候,温珠还是战战兢兢的样子,经次一战之后,顿时自信心爆棚,整个人都膨胀起来,甚至产生了只要“我带着人马冲过去”,敌人就会“望风而降”的乐观想法。

“集结人马,去往大帐消灭叛军主力……”

当张宁听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忍不住的暗暗骂了起来:你特么是不是傻了?

虽然这一战进行的很顺,但自身的实力并没有增加多少,也没有能够削弱叛军的实力。虽然收拢了几百个俘虏,但那并不是真正的战兵,看起来人数不少但真正的战斗力绝对值得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就抱着“一战而竞全功”的想法主动去和叛军决战,那根本就是在找死。

“现在还不是决战之机……”

当张宁说出自己的顾虑之后,温珠心里刚刚升腾起来的那点自信心顿时就烟消云散了,苦着脸问道:“以张先生的看法,应该怎么做?”

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之下,张宁的意见绝对值得参考。

因为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当初的李家寨的时候,敌我之间的兵力对比比今天还要悬殊,对于当时的张宁而言简直就是绝境。但张宁却一点一点把局面扳了过来,硬生生的保全了李家寨,这份本事连老辣精明的脱不花都深感佩服。

温珠今日所面对的局面虽然很不利,但是和当初的张宁比起来,却已经好了很多倍,所以应该很认真的听取一下他的建议。

甚至连温珠手下的那些心腹亲卫,都觉得这个张先生是个智慧如海的人物,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表明,这位张先生的做法绝对比温珠要正确的多。

大家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拼死保护着温珠在叛军的追杀中逃出生天,固然是因为对于老贝勒的忠诚之心。忠诚虽然是很宝贵的品质,但最现实的利益却更加诱人: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追随温珠,除了忠诚之外,更主要是为看自己的利益。如果温珠能够夺回控制权,所有这些忠诚的追随者都会获得极大的好处。

不过事实证明,温珠真心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要是照他那一套去干的话,别说富贵和好处了,估计大家的性命都被他给弄丢了。

好在还有一个张先生,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如果按照这位张先生的部署去干,未必就没有翻盘的机会。

两军鏖战兵凶战危,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在事关自身利益和性命的前提之下,温珠手下的那些个心腹亲卫还是比较乐于听从张宁的意见。

“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张宁道:“眼下最要紧的并不是急于击败叛军,而是先死死的占住大义名份,先把大贝勒的旗号竖起来……”

不管叛军占据了多大的优势,叛军始终是叛军,而温珠的身份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在这风雨飘摇人心动荡的时候,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合法继承人,温珠就应该最先打出大贝勒的旗号,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同时牢牢把握住大义名份,和叛军形成鲜明对比。

如此一来,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争取到那些观望者,尤其是底层的部众一定会更加倾向于温珠而不是叛军。最关键之处还在于,只要温珠把大贝勒的旗号打出来,就可以很快把那些保守派势力团结在自己身边,避免他们各自为战被叛军各个击破。

温珠本就对大贝勒之位觊觎已久,但是现在,他反而怯了:“若是我公然竖起大贝勒的旗号,必然会被叛军追着打,岂不是更加危险?”

只要温珠竖起大贝勒的旗号,必然会成为所有叛军的最优先目标,被追着打也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事情。

“只要咱们吸引了叛军的主力,那些个忠诚与你的保守派必然会抓住机会……”

把温珠当做是诱饵,引诱叛军主力,然后寄希望于保守派的侧面攻击,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打算,却也存在不小的风险:若是被叛军主力追上了,可就糟了。

张宁早就料到温珠会有这样的疑虑,马上就祭出了撒手锏:“别忘了,我们还有援军,正有一万四千大明虎贲昼夜兼程飞奔而来,只要我们能够争取到三天……最多五天的时间,铺天盖地的援兵就会赶到这里,到时候一定会把叛军彻底淹没……”

一想到正在“昼夜兼程”赶来的援军,温珠登时就有了勇气。他或许还没有直面叛军的实力,但若是不战而走和叛军玩躲猫猫的话,自认还能坚持几天。

所谓的大明援军当然是张宁杜撰出来,别说是三五天,就算是三五个月也不会看到一兵一卒。所有的这些战略筹谋,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拖时间。

叛军没有大义名份,本就存在士气人心方面的天然缺陷,要是稳定局面必须速战速决。一旦时间拖延下去,不仅内部人心浮动,整个纳颜部也会更加倾向于温珠这个合法的继任者。更重要的是,只要有了足够的时间,左边的林丹汗就可以知道这边的情形,马上就会发大军过来把叛军掐死。就算林丹汗的反应没有那么块,不是还有特尔喀的脱不花嘛。

脱不花是温珠的嫡亲娘舅,只要温珠还能维持在纳颜部的存在,他一定会用最快的速度发来援兵,到时候就可以和叛军一较高下了。

如果是和叛军正面对敌的话,张宁还真没有多少把握,毕竟他并不是什么将帅之才。但要是说起打游击那一套,那绝对是每一个国人都最擅长的,毕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很清楚的知道麻雀战是怎么回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