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九十二章 聚啸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九十二章 聚啸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九十二章 聚啸

天刚蒙蒙亮,锅盖川关口就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缉私营的一百五十名士兵正在不远处进行“体能训练”,每个人都跑的热汗淋漓,脑袋上冒着腾腾的热气,有些人甚至干脆甩脱了臃肿的老棉袄,仅穿着单薄的夹衫子。

和刚刚来到锅盖川之时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相比,这一百五十名缉私营已经明显强壮了很多。在羊油肉粥和杂和面馍馍的滋养下,虽不敢说每一个人都健壮如牛,却也有了些雄壮的架势。

和那些每日从事繁重生产的军户家属不同,这一百五十个人全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干活,也不必操心其他的任何事情,只需要完成训练任务即可。

按照张宁的安排,在训练中严格执行“末位惩罚制”:对于在考核中排在后十名的士兵,无论是不是完成训练,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已经达标了,全都要接受惩罚:这十个排名靠后的家伙结成五组,两两一对相互抽打对方的耳光,一直抽到脸上见了血才算完。

在大明朝的军队当中,体罚是普遍存在的状况。军棍、马棒、皮鞭早已司空见惯甚至习以为常,就算是打死打残也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情。但象张宁这样弄出“抽耳光”的体罚方式,还真的不多见。

和打军棍、抽皮鞭相比,打到嘴角见血的耳光真的可以算是微不足道的惩罚了。但这种惩罚伤害的不是**,而是精神。

在众目睽睽之下互相抽耳光,对自尊心的伤害极大,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每当执行这种惩罚的时候,张宁还会特意让受罚者的家属在一边旁观。

谁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妻儿老小面前丢这份脸,所以只能更加玩儿命的训练,却不会对张宁有什么怨言:吃谁的饭就受谁的管,本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提举大人好吃好喝的养着这么一大群人,训练的时候落后自然要接受他的惩罚。

其实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张宁也试图采用一些更加“斯文”“人性化”的方式来激励这些士兵,但很快就发现那些空洞虚无的大道理远远不如直接的奖惩更有效果,所以……

“提举大人练兵有方,在我看来,大人手下这一百多缉私兵,绝对比边军要雄健的多……”

说话的这个人约莫二十来年纪,穿了一件子挂了黑布面的棉氅,头上扣着一定双护耳的羊皮帽子。此人身材略矮却非常敦实,黑黝黝的脸庞上全都是和他的实际年龄不相称的老成和稳重。

“雨声谬赞了,我哪里懂什么练兵之道,不过是想要他们尽快的强壮起来,好尽快派上用场罢了……”

这个青年叫做胡霖,字雨声,年纪虽然不大,来头却着实不小:隆丰号的少东家,因为在家里排行老四,隆丰号的伙计们都叫他四少爷。

一直以来,胡福堂胡掌柜都作为隆丰号的代言人和张宁接洽诸般事宜,但这一次却换上了少东家胡雨声。

最现实的原因,就是因为胡福堂胡掌柜真的无暇前来,作为隆丰号汾州分号的负责任,他必须在年轻赶往朔州总号报账、对账、销账,向总号的老东家汇报这一年的工作,一时半会儿真的抽不开身。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掌柜通过内部调剂的方式,把张宁急需的战马给带过来了。

总共是八十四匹战马,虽然不全都是两三岁口的青年马,总体质量还算是可以,绝对符合朝廷的标准。

这些战马来自察哈尔右前旗,原本是想送往张家口的,最终在胡掌柜的运作下,被临时“调剂”到了张宁这里来。

这八十多匹战马来的不容易,得象祖宗一样供着,只等凑齐了四百之数,再给朝廷交差。

在送来战马的同时,胡霖胡四少还专门带了一点小小的见面礼。

正常情况下,既然战马已经交割,胡四少就应该回到朔州去了,但他却没有走,而是一直逗留在锅盖川。究其原因,就是张宁还没有支付买马的“资金”呢。

采购战马本就是朝廷的时候,张宁本人不会垫付这笔钱,当然他也垫付不起。毕竟在这个时代,战马是最昂贵的战略物资,能买到手就已经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了。

按照事先的约定,朝廷会用盐引来支付买马的这笔费用,但盐引却迟迟没有落实。

按照大明朝的制度,盐铁司和市舶司的性质一样,都是中央直辖的机构,和地方上的官僚系统无关。盐引什么时候才能送过来,是一件谁也无法确定的事情。

胡四少当然不会两手空空的回到山西去,所以只能等待,一直等到他拿到盐引在会离开。

这事本就是张宁的首尾,胡家费了那么大的劲好不容易才把战马送过来,却拿不到盐引,哪怕仅仅是出于道义,张宁也必须负责到底。要不然的话,剩余的那三百多匹战马就很难按时按量的送过来了。

按照张宁的推算,盐引应该就在这四五天之内送达:按照传统,过了腊月二十五以后,各个衙门都会封印放假,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了,总不可能等到明年吧?

“雨声且再等等,我估摸着至多四五日的光景,盐引也就该送过来了。”

“不急,不急。小侄早就曾听福堂叔反复提及,说张提举是隐于乡野中的俊彦,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是难得一见的才智之士。”绝大多数晋商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家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业组织。按照辈分,胡福堂是胡四少的族叔,既然张宁和胡福堂以平辈相论,这位胡四少虽然和张宁的年纪相差不多,也只能行子侄礼:“小侄刚好聆听教诲,涨涨见识。”

“我不过是乡野之人,能吃饱穿暖就已是最大的奢望。只不过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侥幸捞了点功名而已,实在没有谈不上什么俊彦才智。”

听了这话,胡四少只是微微一笑……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阵尖锐的铜哨声猛然响起。

哨声三短一长,这是有敌来犯之意。

锅盖川虽然没有正式的军队,张宁却始终在执行严格的军事制度,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会派遣人手在附近警戒,已渐渐成为一种制度。

听到铜哨声,张宁确实有点懵,第一反应就是蒙古大军又来了?

转念一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锅盖川距榆林卫并不算很远,若是有成千上万的蒙古大军过来,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赶紧登上高处,取出望远镜远眺:正北偏西方向上,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正在朝着这边快速靠近。

从望远镜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约莫有三两百之众,或者更多一点也说不准,却不是蒙古军队,甚至根本就不是正规军。

步兵和骑兵混杂在一起,乱糟糟的朝着这边奔跑过来,连最基本的队形都没有,这显然不是正规军的架势。

是马贼!

只有北边的马贼才有这样的规模和架势。

赶紧吹响铜哨,召会外面的警戒人员,同时命令锅盖川的所有人员紧急集合。

“马贼来了。”

人群中稍稍出现了一些骚动,不过很快就安静下来。

张宁继续说道:“既然马贼已经杀到家门口了,不管再说什么都是废话了,准备战斗吧。”

分发铠甲,抄起长矛弓箭,人群顿时忙碌起来。

乌方石已经跨上了战马,抽出一把刀子做出非常勇武无畏的样子大声吆喝着。

文秋池似乎刚刚起床,披着个衫子就跑了过来:“马贼来犯?真是不知死活。公然抢掠官衙意欲何为?分明就是要造反!这还了得?这还了得?无需手下留情,把这些犯上作乱的贼子全都剿了……”

关口外围的高墙基本已经完工,虽然比不得堡垒的高大坚固,用来阻拦马贼的奔驰冲杀肯定是够了。

那些个马贼似乎颇有些抢掠的经验,冲到一射之外就全都勒住了马缰,等着后面跑的气喘吁吁的步行同伙赶上来。

缉私营的士兵和一些匠人、力工早已列队完毕,按照张宁的部署先隐藏在砖墙之后……

“提举令行禁止,果然有用兵大家的风范,区区马贼当不在话下。”

要说张宁是兵法大家,那就纯粹是吹捧了,因为他真的不懂什么兵法。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严格执行大明朝固有的军事制度而已。

虽说大明朝的兵事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但这并不是因为训练、作战等等那些细节性的东西很烂,只是没有好好的执行而已。

真要是不打折扣的严格执行所有的细节,虽不敢说一定能够练出天下无敌的虎贲强兵,至少可以拉出一支还能说得过去的队伍。

张宁又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番,笑呵呵的对胡四少说道:“马贼蜂拥聚啸而来,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是一群乌合之众,应该不难对付,刚好可以用来检验一下缉私营的成色……”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