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六十七章 善后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六十七章 善后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六十七章 善后

第二日。

晏子宾起了个绝早,和县里来接应的人员一起,带领着那三千多劫后余生的老百姓去往米脂县城,喧嚣了多日的李家寨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劳累了这么多时日,狂风暴雨终于过去了,张宁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本想去田里看看,刚一出门就遇到了老保长。

老保长领着三个人,遥遥的看到张宁赶紧喊住了他:“先生,这三位好像找你有事。”

这三个样貌陌生,张宁想不起在什么地方曾经见到过他们。

为首的那人约莫四十来岁,或许更年轻一点也说不定,面色黝黑生了一副浓密的络腮胡子,穿着最常见的那种黑布胯子衫,裤脚扎的很高,背后还背着一个方笠,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路过李家寨的外乡人。

他身后的那两个人则要年轻一些,不过二十七八岁的模样,神态之间满是英武之气。

“你们是……”

“鄙姓马,这两位……”伸手虚虚一引,做了个很模糊的介绍:“这两位是我的伴当儿,您位(当地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客套说法)就是张宁张先生吧?”

“我是张宁。找我有事?”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有几句话得当面问问清楚。”为首那个姓马的中年人笑呵呵的说道:“能否请张先生借一步讲话?”

“既然不是大事,不妨就在这里说吧。要是你们觉得不方便,可以到我家里去。”

姓马的中年人微微一拱手,笑呵呵的说:“那叫叨扰了。”

跨步进院,张宁就喊了一嗓子:“有客人,准些茶水。”

家里难得有外客到来,殷勤的月娘沏了一壶柳叶茶,又摆了一盘干枣和炒豆子当点心。

姓马的中年人朝着月娘欠了欠身子,礼数周全的说道:“多谢这位大姐了(大姐是对陌生女子的称呼,不论婚配与否都可以这么说)。”

汉子们谈事情,婆姨当然不方便旁听,月娘也朝着他做了一个微笑就出去了。

“三位找我有甚的事情?”张宁捻起几粒豆子丢进口中,嚼的嘎嘣作响。

姓马的中年人从贴身出摸出一个小物件儿,轻轻的放在桌上,面带微笑的说道:“张先生可识得此物?”

那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卵形牌子,银光闪闪的背面用阴文镌刻着几个小字:“镇抚吴孟明!”

这好像是一个官府专门用来标明身份的银牌,至于镇抚一职,真的有点不好说,看具体是哪个衙门的吧。不过通常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

这个中年人叫吴孟明,是个从六品的官员,比晏子宾晏大老爷还要高一级半品。只是从装束上根本就看不出来。

翻过银牌,看到上面的阳文字迹之时,张宁顿时脸色大变:锦衣亲军拱卫司!

锦衣卫!

这个名叫吴孟明的中年人是锦衣卫的头目,而且级别不低。

同样是从六品,锦衣卫和地方官吏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这是天子亲军,权限大的吓人。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张宁很清楚锦衣卫的性质:特务机构!

虽说在这之前从未见过大名鼎鼎的锦衣卫,但张宁早已对这个群体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在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当中,锦衣卫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而且几乎每一次都是以大反派的形象出现。

阴沉、狠辣、动辄杀人,等等这些都是锦衣卫的特征。

但是眼前这个吴孟明却是满脸微笑,既没有穿着招牌式的飞鱼服,也没有带着绣春刀,看起来就象是一个憨厚的乡农。如果不是他主动表明身份,谁也不会把他和锦衣卫联系在一起。

赶紧把那面银质牌子交还给吴孟明,正要行礼之际,这个看起来好像是乡农的锦衣卫头子却一连憨笑的摆了摆手:“你也甭多礼了,俺晓得我们不招人喜欢,就一句话,问完就走。”

“蒙古兵入关掳掠,顿足于李家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不光是山陕各地的官员瞩目,连锦衣卫都盯上这事儿了,这是张宁完全没有想到的。

“不敢欺瞒吴大人……”张宁刚一开口,吴孟明身后的那个年轻人马上掏出小册子和炭笔,做出一副记录的样子来。

“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记录在册,以备查询,你懂我的意思吗?”

“小民明白。”

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大致的描述了一遍,旁边那个年轻的锦衣卫不停的记录着……

这个吴孟明看似憨厚,其实相当的精明干练,虽同为官场中人,却和晏子宾不同,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有些张宁说的不够清楚的细节问题,总是会仔仔细细的问起。

毕竟晏子宾已经把文书报上去了,若是张宁说的和那些文字出入太大的话,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好看,所以他又专门补充一句:“其实……晏县尊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这一句就不用记了。”吴孟明笑道:“官场上的事情我懂,不会让你为难。把录本给他看看,要是没有什么谬误的话就画押吧。”

仔细看了看录文,基本上和自己说的分毫不差,很快就画押了。

公事已经办完,马力田起身要走。

张宁赶紧取出三个十二两的小元宝,塞到吴孟明的手中。

吴孟明眉头一皱:“你这是做甚?”

“三位远来辛苦,穷乡僻壤无待客之物,只能如此,就算是给三位大人置办双新鞋吧。”

虽然张宁对锦衣卫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和他们产生任何关系,但这种人最好还是客客气气的打发走比较好。

“张先生本是豪杰俊彦,最好不要沾染了官场上的习气……还有,我这次过来没有人知道,你也不要张扬。”

“小民理会得。”

吴孟明没有收下元宝就径直而去了,反而让张宁开始发呆了。

这个心目中的锦衣卫不一样啊。

在张宁的心目当中,锦衣卫就应该是专横跋扈贪婪狠辣之辈,想不到这个吴孟明却颠覆了张宁固有的认知。不仅没有作威作福的架势,连钱都没有收就这么走了。

难道说大明朝还真有忠诚国事不贪钱财的官吏?

“他们是谁?”

当月娘问起的时候,张宁犹豫了一下,想了想终究还没有告诉她实情,毕竟锦衣卫的名头太大,而且不是什么好名声。如是被月娘知道了马力田的真实身份,少不得又要担惊受怕,所以张宁就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句:“他们是官人,来问问前番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

“若是不想说,便不说好了,何必诓我?”月娘笑了笑,用手指点着张宁的额头嗔怪道:“我还能看不出你是在撒谎吗?”

“这……其实他们是……”

“你没有告诉我实情,必然事出有因,既然你觉得我不应该知道,那我就不知道好了。”月娘拎起木桶,开始在自家的院落里泼洒石灰水。

虽说战事已毕,但善后事宜还远远没有结束。

晏子宾晏大老爷带着那三千多人走了,正在为他的大好前途而奔忙,却给李家寨留下了一个破败不堪的烂摊子。

那些尸体就摆在村口,晏大老爷却不允许火化或者是掩埋,而是继续暴尸荒野说过几天再派人运往县城。据说那些尸体全都是很重要的物证,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处理。

对于晏子宾而言,那些战死者的尸体就是邀功的筹码,却把李家寨的乡亲们祸害的苦不堪言。

那么多尸体堆放在一起,过了这么久,早就开始肿胀发臭了,整个村子都弥漫在浓郁的尸臭当中。

尸体放置的太久肯定要腐烂,又不允许处理掉,很有可能会引发疫病。各家各户只能大量的泼洒生石灰粉,用石灰水粉刷各个地方,以免真的遭了瘟病。

又隔了数日,知县大老爷带着几个穿着蓝袍的官差过来验看了一遍,然后就留下了一句“就地焚化”之后就陪着那几个官差返回了县里。至于以前他曾经亲口说过要“派人把尸体运往县城处理”的话语,似乎已完全忘记了。

现如今的晏子宾,光是上下打典应酬往来都已经忙不过来了,哪里还顾得上小小的李家寨。

县太爷忙着邀功,丝毫也不理会李家寨的烂摊子,但村子里的乡亲们不能不管。

在张宁的组织下,每家每户都出人手,以最快的速度将那些正在肿胀腐烂的尸体收敛起来,架起柴草付之一炬。

火光熊熊烈焰蒸腾,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最终化为飞灰。

虽说多是些入侵的蒙古兵,但乡亲们还是专门凑了些银钱,买了不少香烟火烛,甚至还请来了白云观的道士做了场法会超度亡灵。

这并不是说想民们真的同情那些死去的蒙古士兵,而是因为他们担心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若是不好好的超度一下,恐怕那些积蓄在天地之间的暴戾之气会幻化为鬼狐精怪再次祸害众人。做场法事,应该可以消除戾气保佑村子的安宁……

不论如何,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了下去,至少看起来好像是风平浪静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