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六十一章 两难抉择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六十一章 两难抉择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六十一章 两难抉择

黑夜已经过去,但黎明还没有到来。

拂晓时分,黑漆漆的天空变成了青蒙蒙的颜色,天地之间一片苍茫,视野渐渐变得明晰起来。

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轻骑兵已经四散开来,正在追杀溃逃的残兵。

战斗的最终结果和张宁的预料完全一样:在以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又是发动突然袭击,人数很少的脱不花部并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击败了人数上占据极大优势的布拓部,现在还残存的战斗只不过是最后的收尾阶段而已。

大军作战和两人殴斗完全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此,亲眼目睹了整个战斗过程的李鸿基深有体会。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布拓部虽然遭受突袭,但实力尚存,看起来完全可以做出强有力的反击。但那绝对是不知兵事之人的天真想法罢了,是纯粹的纸上谈兵。

在阵势已经摆开的情况下,在预想不到的近距离上出现敌人,绝对是一场灾难。

整个军队的部署在瞬间被打乱,再想重新进行部署根本就不是可能的。虽然有很多小规模的抵抗,却根本成不了气候,反而严重阻碍了大军的整体协同性。

一旦无法快速建立起组织力量,就全完了,占据优势的数量反而会成为极大的累赘。

个人的勇武在大军冲击面前几乎毫无作用,抵抗失败之后引发的整体崩溃根本就不可阻挡……

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道,胜利的脱不花部每十人一组,就在乡民的眼皮子底下打扫着战场:毫不留情的斩杀每一个还没有死透的伤兵,对死尸进行反复的补刀,确认没有任何一个对手可以活下来。

濒死之时的惨叫惊心动魄,让人毛骨悚然,乡亲们全都想到了一个差一点就要成为现实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莫名其妙的内讧,现在的李家寨已经成了这幅景象,谁也别想活着看到今天的太阳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阵哭喊声由远而近。

那是一群老百姓,被蒙古人捉住准备运送到草原上成为牧奴的老百姓,同时也是脱不花的战利品。

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本是布拓捉住的,布拓部战败之后,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脱不花的“财物”。

这些百姓显然已经出了很多苦头,一个个形容枯槁衣衫褴褛,被蒙古兵驱赶着,就好像是赶着一群牛羊。

一直把这些老百姓赶到了村寨之前,蒙古兵纷纷吆喝着,用鞭子大力抽打。那些个被俘的百姓显然已经被吓怕了,纷纷猬集成一团。

一骑快马从后队越众而出,飞快的奔了过来。

“鞑子要做甚?又要攻打么?”李鸿基张弓搭箭,远远的瞄准了那个正在飞速靠近的蒙古骑兵:“老子一箭射翻了他……”

“不要动手,他是来谈判的!”张宁面色肃穆,沉声说道:“布拓肯定已经死在脱不花的手上了,他已是一头不顾一切的野兽,这次一定要好好谈谈了,放他过来吧。”

在张宁的授意之下,那个蒙古骑兵毫无阻碍的冲到了张宁的近前。“噗通”一声,从马背上丢下来一具尸体。

那尸体满身污血,早已僵硬的如同一段烂木头。

这个士兵是个熟人,就是上次担任谈判使者然后又被张宁捉住的格鲁哈。

和上一次的谈判完全不同,今日的格鲁哈没有哪怕一句寒暄客套的废话,而是指着那具尸体说:“这是布拓,纳颜部大贝勒的长子,你可以对你们的朝廷说,布拓是死在你的手中,相信这一定会换来很大的赏赐。村外还有一千一百四十三具尸体,也全都送给你们了。有了这些,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官职……”

不管是布拓也好,还是村口那些蒙古兵的尸体也罢,全都是死在脱不花的手中。故意把这些尸体送给张宁,就是卖一个人情。

有了这些事尸体,完全可以说成是“浴血拼死”的“战果”,虽然听起来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但地方官绝对不会戳破这个谎言,而且一定会进一步的夸大事实,好向朝廷邀功请赏以换取加官进爵的机会。

作为最直接的当事人,张宁肯定是首功,也必然会因此飞黄腾达,功名富贵已经摆在他的眼前了。

但只张宁知道格鲁哈付过来绝不仅仅只是卖这个好处,以为最重要的话他还没有说呢。

张宁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格鲁哈,等着他说出后面的内容。

“刚才你已经看到了,你们的族人总共有三千六百五十八人,已全都成了我们的俘虏。我家首领愿意和你做一个交易……”

“你们想用那三千六百五十八乡亲换取温珠一人?”

三千多人换一个人,这笔买卖看起来好像赚头很大,但却万万做不得:假使张宁真的换了,回头脱不花就率军掩杀过来,还是个鸡犬不留万劫不复的下场,张宁没有那么蠢。

格鲁哈早就料到张宁会有这样的顾虑,根本就不等他开口,就直接开口说道:“我家首领愿意接受你的条件,撤退到北方的百里之外,给你们留出充足的南撤时间。”

让蒙古兵撤退到百里之外的银州关一带,这是第一次谈判之时张宁提出来的条件。只不过当时彼此之间都在算计,谁也没有指望真的谈判成功……

格鲁哈甚至没有问张宁是不是答应这个条件,就很直接的说道:“我家首领会在银州关前等你,若你没有在两日之内把温珠送还给我们,就会有三千六百五十八个人头留在那里。脱不花首领让我转达他的一句话……”

“脱不花说什么?”

“脱不花首领说: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我们双方都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这是你和我的最后一个机会,是一起粉身碎骨还是转身活下去,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虽然是转达,张宁依旧可以从话语中想象出脱不花的决绝和果断,甚至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这几句话当中蕴含的腾腾杀气和不惜同归于尽的决心。

这一次,脱不花是真的不惜代价不顾一切了。

如果拖延的太久,等到大明官军完成了军事部署,他很可能被锁死在银州关以南,到时候一定会落个匹马不能北归的凄惨下场。其实要是不能顺利的把温珠营救回去,就算是现在还可以从容的撤退回到草原上,也必然会面临强大的纳颜部的血腥报复,不仅他本人一定会死,连他的特尔喀部也一定会毁灭。

要是两日之后张宁没有把温珠送换给他,脱不花很可能会直接杀个回马枪,再次卷土重来。

两日之后……其实根本就用不了两天,因为脱不花一定会在沿途布置游骑,只要发现张宁没有带着温珠去银州关,立刻就可以杀回来。到时候就算是乡亲们朝着那边撤退了,也来不及退到米脂县城。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撤到县城,也不一定能挡得住已经红了眼的脱不花:因为他知道不管是不是回到草原,都是必然毁灭的结局,索性在自己毁灭之前不顾一切的攻打,哪怕是在小小的米脂县城耗尽自己的全部实力,也在所不惜,因为脱不花早已经做好同归于尽的准备。

其实,从他下手干掉布拓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么救出布拓,要么就玉石俱焚,反正就算是回到草原上也是个必死的结局,还不如放手一搏。

“你是个聪明人”这句话,就是在暗示自己的决心。

“两日之内带着温珠去往银州关?”

“那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彼此都感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真能换回温珠的话,脱不花肯定会带着温珠和残部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关隘直接退回草原。如果张宁不打算把温珠交出去,脱不花马上就会屠光那三千多个老百姓,拼着自己被锁死在关口以南,也会马上杀回来。

百里的距离,两日的时间,真的卡的很好,可以保证双方都有反悔的可能,但双方必须接受反悔的严重后果。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认真考虑……”

格鲁哈甚至没有等到张宁做出明确的答复,就拍马而去了。

就好像允诺的那样,脱不花毫不犹豫的收拢了军队,驱赶着那三千多老百姓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北方撤退而去。

蒙古大军在李家寨附近盘踞了这么久,始终威胁着大家的生命,现如今终于退却了。

望着逐渐消逝在视野尽头的滚滚烟尘,每一个人都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这种轻松的感觉是那么的不真实,虚幻的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在张宁张先生的带领下,虽历经艰险,却终于盼来了最后的胜利。

李家寨金瓯无损!

每一个人都有种如获新生的狂喜,欢呼着雀跃着,小小的李家寨顿时成了疯人院。

“鞑子虽然退了,但事情还没有完!”和万分欣喜的乡民们不同,张宁的面色反而愈发的凝重起来:“三千六百多个乡亲们还在脱不花的手中,如果两日之后我没有把温珠带到那里并且亲自交给脱不花,那三千多人就全都完了。我甚至可以断定,明日的这个时候,如果我还没有渡过响水河的话,脱不花马上就会动手杀光那些人,然后毫不犹豫的杀个回马枪……”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