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内外交困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内外交困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内外交困

多尔衮的主力明明已经到了辽河河套一带,一只脚已经踏进辽西的边缘了,听到盛京有变的消息之后,最应该做的就是马上火速支援,解开广宁之困,还让皇太极有机会腾出手来回去平定叛乱。

不管怎么说,皇太极都是大金国的最高统治者,只要他回到了盛京,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平定内乱。但多尔衮却没有那么做,他丝毫不顾关宁的得失和皇太极本人的安危,竟然直接带着两万人马回去“平乱”了。

这个时候的大金国还远远没有达到十几年后入关之时的强盛程度,总兵力也就是十来万的样子。真正过硬的军事实力不过就是八旗的五万多人和蒙古旗的两万多,还有一些汉军旗的人马。除了各地的驻军之外,可以拿出来的机动兵力最多只有五万。

现如今,在北线抵御林丹汗的金军就有将将不到两万,广宁还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军队,几乎已经把整个大金国的可战之兵抽调一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的那两万人马虽然有一半多是战斗力低下的奴兵和辅兵,只有八千多真正意义上的战兵,却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

多尔衮在这个时候带着最后的一支机动力量回去,丝毫也不顾广宁的得失和皇太极的安危,他到底想干什么这还用说吗?

大金国已建立十几年了,但却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以爱新觉罗家族为核心的部落大联盟。因为缺少统一的行政体系,构成这个部落联盟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很大的权限,处于上升期的时候还可以彼此扶持相互协作,一旦出现强大的外部压力,或者干脆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就会暴露出各自为战的弊端。

当军事优势不再的时候,尤其是在皇太极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以后,以前那些曾经被压制下去的矛盾立刻就浮现出来,并且以内讧的形式来了个大爆发。

自从皇太极继成大汗之位以后,才开始着手对大金国进行改造,但却为时已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正是因为皇太极的集权举动操之过急,才引发了这场内讧。

谁也不愿意把早就拿在手里的权力和利益乖乖的交出去,却又忌惮皇太极的强力弹压,不得不暂时蛰伏,维持着大金国这个整体。一旦皇太极本人的实力不足以压制各方的迹象出现,激烈的反弹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虽然暂时还不明白到底是哪一方势力挑起的纷争,但这行纷争本身却足以说明问题。

不管是发动叛乱还是平定叛乱,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完全处于利益的争夺。

“这些人,为什么就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利益?为什么就不能顾全大金国的利益?”

直到现在,皇太极还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但是,他已无暇去追究这个问题的根源了,现在最要紧的是马上赶回盛京去,不论是谁发动了叛乱,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下去,唯有如此才能保住辽东,保住基本盘,至于说辽西……现在已不是考虑辽西的时候了。

能稳住辽东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其他真的已经顾不上了。

对于下层的金军士兵而言,广宁早已不可守,他们早就想着撤退了。皇太极的命令一下,马上就以最快的速度动员起来。

仅仅只用了两天,就纠集起一万三千人马,其中奴兵战兵各半,在夜色的掩护下强行突围一路东进。

出城不久,约莫行进了三几十里的样子,就遭遇了宣慰军这个老对手。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喊杀之声响彻四方,炮火的闪光照亮了半边夜空。在八旗战兵奋勇拼杀之下,在前进的惯性带动下,又前突了十几里,随着惯性的耗尽和天色逐渐转亮,失去夜色掩护的金军不得不停止下来。

薄薄的晨曦当中,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却没有半点温度,反而愈发冷的厉害。

刚刚撤退下来的金军士卒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数不清的伤兵裹着毯子发出声声呻吟……

“大汗来了!”

“大汗来了!”

皇太极的到来,让低迷的士气有些提振的气象,士兵们纷纷行礼。皇太极快步上前,制止了要挣扎着站起来行礼的伤兵。他蹲下身子,很是仔细的查看士兵的伤势,语气温和的说道:“你们是大金国的勇士,身上的每一道伤口都是莫大荣耀,此战过后,必有重重封赏……”

解下披风,覆在那个伤兵的身上,露出里边的甲胄,皇太极环视众人,高声喊道:“自我大金建国以来,战必胜攻必克,大金勇士的威名声震环宇。多尔衮的两万大军正昼夜兼程而来,此一战我与你们并肩冲锋,必可摧破敌阵再建功勋……”

下层士兵们很容易被这种话语所激励,“万岁”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种作秀式的手法是皇太极的惯用手段,往往会有奇效,这一次也不例外。受到鼓舞的小兵们士气高涨,高声呼喊着战斗口号,准备和他们都大汗一起杀敌立功。

只要那些高阶的将领,面色阴沉不定……

他们已经知道了盛京方面的消息,也知道了现在的局势到底有多么险恶,也知道皇太极是在撒谎。

所谓的两万援兵早就调头跑回去了,多尔衮丝毫不顾广宁的安危,直接跑回盛京争权夺势去了。这些人马完全就是孤立无援的境地,能不能撕破宣慰军的防线杀出一条血路,真的说不准。

若是在三两天之前,或许真的有机会杀出去,但是现在……这个希望愈发的渺茫了。

纳颜和两伦部的蒙古骑兵正从西南方向陆续增援过来,估计今天午时以后就会形成合围之势。带着三千人马垫在侧翼上的遏必隆至今还没有消息,也不知是被分割还是被包围了。

在夜色的掩护下,宣慰军的火力会大打折扣,还能打的有声有色。随着白昼的降临,宣慰军的火力优势再一次彰显出来。

那铺天盖地的火炮,还有整齐有序的火铳兵方阵,已成为每一个金军士兵的噩梦。

突围之事,最要紧的是速度,在敌军完全集结起来之前有效撕破防线是永恒的真谛。但宣慰军的火力实在太猛了,只能等到黑夜再次降临才能发起攻势……

但是,在这个白昼当中,宣慰军肯定不会闲着,一定会尽可能的完善和收缩包围圈……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大家的处境越来越不妙了!

到了未时前后,遏必隆终于回来了,但却只带回来一千多人。

“大汗,不是奴才不肯卖力死战,实在是蒙古人太多了!”遏必隆的身上满是血污,显然经历过一场惨烈的厮杀,头盔已不知丢在何处,脑袋后面的发辫也短了一截:“就算是没有一万蒙古骑兵,至少也有八千。奴才一力死战,实在敌不过,好歹还保存了实力……”

一万蒙古骑兵?真要是有那么多的骑兵出现在侧翼,早就直接打过来了。就凭遏必隆带领的那点人马,不可能挡得住更不可能在战败之后还能撤回来。

明明知道遏必隆的话语不尽不实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但他至少没有完全撒谎:虽然损害了一半多人马,但损失的多是些奴兵和辅兵,真正的战兵死伤并不算很厉害,而且可以全都带回来,也算保存了不分实力。

皇太极并没有责罚的意思,反而温言勉力了几句……

到了申时末刻前后,金军再次集合兵力,又一次开始突围。

但是这一次是被动应战,因为宣慰军的主力已经压上来了,逼迫金军不得不放弃野战的打算,提早和宣慰军展开决战。

这个时节,本就昼短而夜长,本来对金军比较有利,又是皇太极亲临战阵,对于士气的鼓舞作用非常之大。金军一度进展到了和宣慰军短兵相接相互混战的程度,但是在关键时刻,阿尔斯楞的率先击破了苏克萨哈,带着一千多骑兵出现在决战场上。

蒙古骑兵的出现,对于金军和宣慰军的决战并不足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却对士气的此消彼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皇太极试图挽回,并且发起了几次强有力的冲击,随着越来越多蒙古兵的出现,兵力优势逐渐被抹平……

顶着巨大的伤亡数字,却始终无法突破宣慰军的正面防御,而且死伤惨重。侧翼又被蒙古军有效突破,眼看着蒙古骑兵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愈大,虽然激烈的战斗还在持续,其实胜负已经分出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突围已彻底无望,穷途末路的皇太极只能且战且退,在黑夜的掩护下率领残兵败将顺着原路返回。

突围被打了回来,损兵折将一路败退,光是战兵的死伤就有两千多,奴兵和辅兵逃亡走散的数量更大。在这一战当中,遏必隆和苏克萨哈发挥了关键作用。

若不是这二人指挥得当拼死力战,八旗主力战兵就要被数量庞大的蒙古骑兵给分割了,那种局面一旦出现必然损失惨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