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帅之才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帅之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帅之才

卯时初刻前后。

天色还没有放亮,还需再过一段时间太阳才能升起来,但却已不那么黑了。

浓浓夜色正在褪去,天地之间一片苍莽,视野范围之内全都是青蒙蒙的天光,连远处起伏的山峦都呈现出一片青色的剪影。

近处却是白茫茫的一片,满眼都是浓重的寒霜,仿佛下了一层薄薄的雪。

整整一个夜晚没有合眼的人们全都蹲守在各自的战位上,帽檐挂着了一层白。额前和眉毛上的霜花被体温融化,顺着眼角流淌下来,冰凉冰凉的。

大敌当前,三千金军就在外面,随时都有可能攻打进来,到了那个时候一定会杀个鸡犬不留,那些个驻守兵早就怕了。思前想后左右权衡了整整一夜,才挑了个头目过来找刘四海商议。

“刘……军……大人……”队官、营官是宣慰军的内部军职,被朝廷的军职并不匹配,这个驻守军头目并不清楚刘四海究竟是个几品官,只晓得这里的事情由他主管,干脆就以“大人”相称了:“刘大人,又有敌军来援……”

虽然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视野却已经开阔了许多,站在制高点上就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正有金军朝着这边靠近,只是因为距离太远,不清楚到底是战兵还是负责给养的辅兵。

“我已知道了。”

“大人……”

看着这个驻守军头目吞吞吐吐的神态,刘四海眉头一皱:“你到底想说什么?”

“这个……大人新到,恐怕有所不知。这苦水堡后面有一条小路……”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积功而升的老兵,怎么可能连驻扎地附近的地形都不清楚?

苦水堡侧后方向上确实有一条小路。

因为地形的缘故,那条路崎岖难行还有断崖阻隔,少数人轻装出入都颇费力气,大量军马万万不可能从这样的路径上通过,所以完全不必担心金军会顺着这条小路摸过来。

“我的意思是……敌军势大,不如趁其不备从小路撤走,敌军未必就能追赶得上……”

趁着天色还没有放亮,从小路撤退,把苦水堡留给敌军,这就是他的意思。

苦水堡本就穷苦,连吃水都很困难,绝对属于那种兔子不拉屎的贫瘠之地,就算是被敌人占了也不会损失什么。

为了这么个一钱不值的破地方就和数倍的金军死战,还不如趁早撤退落个安稳。

听了这话,刘四海立刻就变了脸色,顺手抽出佩刀高高举起……

两军交战之际,轻言后撤,分明就是动摇军心,按照军法可以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如此一来,就可以震慑那些个三心二意的家伙,重新收拾军心士气。用血腥的纪律约束士兵,本就是战场上最常见的手段。

但刘四海终究不是铁面无情的将才,虽然很清楚的知道这一刀的作用和意义,却因为一时心软没有能够砍的下去,而是将刀子架在这人的脖子上,瞪大了双眼面目扭曲的盯着他厉声喝道:“军法无情,再敢说这样的话,我一刀砍翻了你,滚蛋……”

冰凉的刀子架在脖子上,那人早已吓的魂飞魄散,好在刘四海没有真的杀他,赶紧屁滚尿流的逃开了。

就在这个时候,辅兵已把煮好的饭菜送了上来。

又是羊油碎肉粥,只是把干粮掰开切碎放在锅里煮成粘稠的糊状物,看起来粗鄙的很。

两军交战之际,能吃到一口热的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挑拣饭食?

就在众人端着木碗吃饭的时候,刘四海走了过来:“兄弟们,咱们守在这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面对的是数倍金军,却不能撤退,你们知道这是为啥不?”

现在的宣慰军士兵,更关心碗里的饭食,一点都不在意刘四海的问题。完全是出于礼貌,才稀稀拉拉的回答了一句:“不知道,知道那个做甚?能顶饭吃还是能顶银子用?”

在这些士兵们看来,吃着张宣慰的粮,拿着张宣慰的饷,天然就应该听从张宣慰的使唤。至于说为什么要驻守在这个贫瘠的鬼地方,答案非常简单:这是张宣慰的命令。至于更深一层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也懒得去想。

这个时代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这个样子,连宣慰军也不例外。

“我知道!”喝下最后一口浓粥,顺势打了个响亮的饱嗝,姬黑盆说道:“为的就是勤王!”

“金军左右飘忽四下流蹿,根本就不与我军决战,不仅拖住了咱们,连大同府的兵都给拖住了。要是不把他们干翻,满桂和咱们张宣慰就不能奉旨去勤王。”

“只要咱们把金军死死的堵在这儿,让他们不得继续西蹿,满桂的大同兵就会从东边赶过来,咱们的主力也能从北边趁势掩杀。只要收拾了这边的局面,剩下的就是宣化军的事情了。咱们的张宣慰就能去到京城那边勤王……”

姬黑盆从来就不是话多之人,这一次却很罕见的说了这么许多,让众人深感诧异,连刘四海都万分惊奇。

死守苦水堡的意义并不在于战斗本身,也不在于给敌人造成多大的杀伤,最大意义就在于把这支金军死死堵在这一带,让他们不能再往西边流蹿,只要满桂的大同军和张宁的宣慰军主力赶过来,就可以把他们一锅端了。

以少兵临敌国,必须快速流动,身为长官的刘四海看破了守住苦水堡的意义,但却没有往更深一层去想。

想不到的是,还是“戴罪之身”的姬黑盆竟然看的更远,甚至已经把京城那边的局面和苦水堡联系起来。

“黑盆兄弟……还真是有些头脑,竟然看的这么远。假以时日必成将帅之才……”刘四海笑道:“我想不了那么远,也顾不了那么多,只知道要死死守在这里,不管用什么样的法子都得把对面的金军拖在这儿,只要等到咱们的主力过来,就是大功一件。兄弟们呐,立功的时候到了……”

其他那些士兵,可没有姬黑盆这样的深远目光,他们甚至懒得去想这些个东西:当兵吃粮,行军打仗,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想那么多有个鸟用?只要能立功受赏就足够了。既然刘四海说不能撤,那就死守好了。

昨夜的战斗,并不是特别激烈,几乎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伤亡。而漏夜攻打的金军却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再也不敢在夜色的掩护下急急吼吼的上攻了。

这支金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那就更加的不用担心了!

夜晚进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打击的突然性,在姬黑盆点起示警的大火之后,奇袭就已没有了意义。按说金军就应该多一些耐性,至少也要等到天亮之后再做进攻的打算,毕竟野战更加有利于早有准备的防守一方。

金军冒着巨大风险强行夜攻苦水堡,就是因为他的时间非常紧迫。

连续多日的流动作战,虽然神出鬼没飘忽不定,终究有迹可循,满桂的五千人马始终跟在屁股后头。若是不能尽快拿下苦水堡打开西去的道路,将不得不进行最不愿意出现的攻坚战。

到时候,无论结局是胜还是负,其实都已经败了。因为这只金军的使命就是流蹿,尽可能的把西线的明军牵制在大、宣一线,让他们无暇东顾。

因为太过于急切,昨夜的战斗出现了不小的死伤,不得不停顿下来。

青蒙蒙的天光越来越亮,虽然太阳还是没有升起来,东方的天际却已经出现了一抹明显的光亮。

深沉的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早已等的不耐烦的金军早已亟不可待了,很快就做了一次集结,再次摆开进攻队形……

大战一触即发,刘四海等人依旧非常乐观。

虽然金军占据了兵力上的压倒性优势,但地形却对他们非常不利。

苦水堡本就是长城外延出来的一部分,修建于山脊之上,就算是再怎么破败依旧占据了地利之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左右那两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屯兵墩是关键,和苦水堡本身构成了一个简陋的三角交叉,让金军无法集中兵力。

这样的地形本就不利于大军作战,地形抵消了敌人的数量优势。

最有意思的是,在苦水堡修建之处,或许就考虑到了大军进攻的可能,所以专门选了这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狭窄的场地,会形成拥堵效应,进攻方的前置部分会堵住后续不等。

别说是三千金军,就是五千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因为进攻面非常狭长,根本就无法展开太多兵力,可以让守军始终处于局部的兵力优势,仅需面对最前面的少量敌军。

除非是使用长时间围困,或者是不计死伤的用人命硬填,否则的话很难攻下这样的咽喉关口!

所以,仅仅拥有两百多火铳兵和同等数量长枪兵的刘四海信心十足,有绝对的把握坚守三到五天。

其实三天就已经足够了,到了那个时候,宣慰军的主力早就掩杀过来。或者连三天都用不了,两天也就差不多了吧……

但是,刘四海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乐观了。

金军列出地形之后,露出后面的攻击利器:火炮!

对于苦水堡这样的老旧堡垒,火炮简直就是摧枯拉朽般的存在。

看到火炮之后,刘四海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左右两个屯兵墩的火铳兵撤下来,而且要马上撤下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