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王不见王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七十六章 王不见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王不见王

所谓的“哈达亲兵”其实就是乌里沙的私兵,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警卫连,但却不在军队的建制之内,仅仅只是服从于乌里沙本人。

“哈达亲兵”的成员全都是哈达一族的族中子弟,和乌里沙家族有着这样那样的血缘关系,如果换一个说法的话,这就是乌里沙直属的“贴身卫队”。

整整一百五十个哈达亲兵,站立在大帐之外,每一个人都身披重甲手持砍刀,即便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姿势,同样激荡起凝重肃杀之气。

“孩子们……”因为年老体衰的缘故,乌里沙的身形本有些佝偻,现在却挺的笔直,好似一杆标枪,讲话的语气中浑不见丝毫老迈和孱弱,反而充满了雄浑壮烈的金戈之声:“知道为什么让你们来到这里吗?”

响亮而又整齐的回答顿时响起:“知道”

“你们全都是我哈达一族的子孙,理应为我族拼命流血。”乌里沙说道:“我哈达一族根深叶茂,但我们终究已经老了,也终究会死去,我族的将来就在你们身上,是兴盛还是衰落完全系于你们的刀尖之上。明白吗?”

又是整齐划一的回答:“明白”

“苦战数日,敌军已现疲态,正是好儿郎杀敌立功之时,我把这个机会留给你们。”乌里沙遥指着远处的战场,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高声呐喊:“此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要是敢后退半步,我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有进无退!”

“无论是谁,只要能摧破敌之中阵,就到我这里来领赏,无论是金银还是奴隶,随便你们挑选,去吧,我就在这里看着你们!”

“是。”

家族的荣耀,高悬的赏赐,还有热血沸腾的功业,所有这些就好像是一剂强心针,让这一百五十个哈达亲兵胸中血沸,不顾一切的扑了上去。

这一百五十人,是精锐当中的精锐,轻易舍不得拿出来用做战场上的消耗,但是这一次就算再怎么舍不得也得舍得了。

果然不愧“精锐”二字,当这一百五十个亲兵冲过去以后,胶着了很久的局面登时出现了极大的改观。

突破了第一道沟壑之后,这些个哈达亲兵冲的极快,仿佛一柄烧的通红的尖刀切开凝固的羊脂那样,轻而易举摧开沿途的一切阻碍,径直朝着第二道沟堑冲了过去。

在他们的身后,跟着几百名苦战以已久的辫子兵,形成滚滚洪流,竟然硬生生的搅动起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

“成了!”乌里沙狠狠的双掌互击一下,猛然大喊一声:“掌旗,前进……”

“我的天爷啊,主子,您这是要做什么?”包衣奴死死拽住乌里沙的衣袖,大声哭喊着:“主子年纪大了,可不敢亲涉战阵,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奴才可怎么做人呢……”

顺利突破第一道沟堑,这完全在乌里沙的预料当中。在这几天的交战过程当中,那道沟堑已经被突破过了几次了,但每一次都又被推了回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手对这样的突破早有预案,利用火器的远程优势做出层层抵抗步步为营的战术安排。把冲锋陷阵的辫子兵卡在沟堑和沟堑之间,变成被动挨打的活靶子。

哈达亲卫的冲击速度很快,带着强大的冲击惯性,应该可以很顺利的突破第二道沟堑。这个时候,最要紧的已不是冲击速度,而是后面的主力战兵能不能顺利跟上。

要是后面的士兵能够跟得上这样的冲锋速度,就可以形成雪崩效应,不仅可以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还能“拱”着锐利的前锋继续向前蒙冲,并且很好的守住进攻通道,防止敌人打断攻击。

进攻的节奏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乌里沙本人直接冲过去,不仅可以极大的鼓舞士气提振军心,还能做出最及时的指挥和决断。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乌里沙很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个几乎可以决定胜负的机会:以点带面强攻突破,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将对手彻底打穿。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犹豫。

一脚踹开絮絮叨叨的包衣奴,猛然拔出佩刀,高喊一声:“掌旗,全军压上。”

“督战队,跟我来!”

一丈六尺高的认军旗树立起来了,在冷冽的空气中迎风招展,乌里沙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岁,在督战队的簇拥之下快速冲击过去。

主帅亲临战阵率队杀敌,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军心士气顿时爆棚,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势不可挡。

鲜血飞溅,箭矢如雨。

当乌里沙赶到战场上的时候,第二道沟堑顺利突破。

哈达亲兵的损伤很大,但却个个悍勇无比,仿佛忘却了生死一般不顾一切的砍杀、砍杀、再砍杀。

在他们的身后,在乌里沙认旗的催促之下,越来越多的后金士兵涌了上来,形成一个沉稳坚固的队腰。

成了,这一次是真的成了!

不管的锋锐的前冲部,还是稳固的队腰部,都让乌里沙十分满意。

成败在此一举,苦战了这么多天胜负终于要分出来了。

这是要一波横推呀。

就算是再怎么迟钝之人,也能看出敌人的意图了。

这个时候再想让据守在第三道沟堑中的士兵撤回来,必然会形成泥沙俱下的局面,说不得还会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更大的溃退。

关键时刻,张宁毫不犹豫的下令:最后一道沟堑中的火铳兵全体前进,所有预备队全部投入。

为了坚定士兵的信心,张宁也做出了乌里沙刚刚做出的事情:树起了自己的认军旗。

日月火纹旗高高飘扬,这是宣慰军中最高级别的旗帜,代表着张宁本人。

两军主帅先后竖起了旗帜,在暴露最高指挥部位置的同时,也在极大的激励着各自的士兵们奋勇向前。

两面旗帜都很抢眼,都在坚定的前进……

敌我双方同时把所有的筹码压上了赌桌!

“为什么不开炮?为什么不开炮?”炮队的主事路秉忠气急败坏的大叫着:“谁让你们停的?给我轰,使劲儿的轰……”

路秉忠本是文职,兼任炮队主事而已。

“路大人,又裂了。”司炮兵把清炮的木杵拿给路秉忠看,包裹在木杵端部的那层芦纸已经破了。

这种内嵌铜胎的小炮很好的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用料精密结构合理,非常耐用,但并不表示可以永远不坏。

连续的炮击过后,内部的铜胎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破损,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裂缝,但却无法在外面看到。只能在清理炮膛的时候使用光滑且又单薄的芦纸,一旦芦纸破损就表示铜胎内胆已经破裂,不能再用了。

又报废了一门火炮。

来的时候,总共带了三十四门小型火炮,上次补给的时候,乌方石又带过来四门,总共是三是把门炮,但是现在仅仅只剩下二十一门,其他的全都因为高强度的频繁使用而陆续报废。

“把后边那三门拽过来。”

战事紧急,前面已经打的要死要活了,这边的炮火却跟不上去,路秉忠也是真的急了眼,浑然不顾满地的泥水,和司炮兵一起把后面的那三门火炮推到了前面。

“给我轰……朝着虏贼的认旗轰,使劲儿轰……”

直接轰击敌人的认旗,等于是直接攻击敌军的主帅,这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却不可能实现。

打了这么多天,敌人已经对火炮的射程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虽然在这里可以看到敌军最高认旗的一个尖尖儿,但却远在炮火的射程之外,根本就打不到那里去。

“擒贼先擒王,只要轰死了他们的首脑,咱们就胜了。”文官出身的路秉忠还在瞎指挥:“尽可能的朝着那边轰,谁要是打中了本官重重有赏……”

射程之外的目标肯定打不中,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除非卸下两根支炮柱……”

当一个炮兵表示有办法打的更远之时,路秉忠马上大喊大叫起来:“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直管朝着那边给我轰就是了。”

几个司炮兵赶紧动作起来,手忙脚乱的卸下了支撑炮身的立柱,垫在炮筒的根部,形成一个极大的射击仰角。

狠狠的一拽炮绳,脚下微微一软的同时炮口喷出一团火焰……

“就是这样,不要停,继续给我轰他娘的……”眼看着远方腾起三条巨大的烟柱,预示着火炮的射程得到了极大的延伸,路秉忠兴奋的大叫着:“往前提炮,再射——”

司炮兵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把泥泞中的袖珍型小炮往前推,一直推到了第四道沟堑的边沿处,这才又一次装填。

又是一次三炮齐射之后,射程推的更远,但悲剧也随之发生。

因为太过于频繁的使用,预料的散热时间严重不足,内置的铜胎膨胀的太厉害,直接就把铸铁的外身给撑裂了。

又报废了一门。

“路大人,不能再射了,再射的话咱们的火炮就不剩下多少了。”

喊杀之声已经响的惊天动地,哪里还顾得了那么许多?

虽然知道这些小炮的价值不菲,但是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情况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轰,再轰,不要停,只要还没有炸膛,就不能停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