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机动火炮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机动火炮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机动火炮

哪怕是对于杨绍廷这样的文官而言,火炮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大明朝的火炮数量不在少数,而且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就是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和仿造的“神威铜炮”。初次之外,各地还保存着很多“一门筒”和“千里响”之类的旧式火炮,南直隶还保存着二十多门这样的老玩意,那些可全都是洪武朝时期的产物。

火炮威力强大声势惊人,是军国利器,但却多集中在大型城市或者是重要的军事堡垒,比如说宣府、大同各军镇就有数量很多的火炮。至于辽东那就更加的不必说了,火炮是抵御女真人的最主要武器,当年的老奴努尔哈赤就是被炮矢所伤丢了性命……

但这是锅盖川啊,一个小小的宣慰司衙门,怎么会有火炮呢?

顺着张宁手指的方向遥遥望去,只见远处的斜坡上有几个不大的黑点,那就是火炮的炮位,这样的炮位总共有十四个之多。

一个只有七百多个兵士的宣慰司,竟然拥有是十四门火炮,这简直就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整个南直隶的防御系统中,总共才有二十四个炮位,张宁手中就有十四个,简直不可思议。

“这……如此众多的火炮,张宣慰是从哪里弄来的?”

“自制!”

张宁竟然造出了十四门火炮?这句话再次刷新了杨绍廷的认知。

火炮的制作需要无数道工序,繁琐的让人头皮发麻,最要紧的是成本高昂,很难说大批量的生产。前些日子朝廷才给辽东那边送了六门“神威铜炮”过去,就已经把江南制置局的存货给掏空了,张宁却一下子拿出了十四门,让人怎么敢信?

“我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劳杨监军过去了,我让他们把火炮弄过来也就是了。”

弄过来?火炮也能弄过来么?

在杨绍廷的认知当中,火炮就应该安放在稳固的炮位上进行固定射击,最高安放在高处用来增加射成,那玩意动辄几千斤,怎么能说弄过来就能弄过来?

让杨绍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远处土坡子上的炮位竟然真的动了,不是某一门火炮在动,而是集体移动。

时间不大,杨绍廷就已经看得看清楚了。

张宁所说的火炮根本就是不他想象中的样子,而是小了很多,根本就不能和最常见的城防炮相提并论,甚至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火炮。

因为锅盖川自制的这种火炮实在是太小了,并没有固定的炮位,而是安装了一个护板和两个轮子,只需要两个兵士推动就可以实现自由且又快速移动。

“我们自制的这种火炮只有四百六十斤……”

和动辄几千甚至上万斤的巨型火炮相比,锅盖川自制的这种火炮只能算作是“袖珍型号”,只有四百多斤的自重确实移动便捷,但威力却大打折扣。

据张宁所说,这样的袖珍型火炮的极限射程是六百步,有效射程只有四百步多一点,若是遇到披重甲的敌人,有效射程还要减少百十来步。

从射程上来看,这样的火炮还不如床子弩,就算是一般的床子弩,也可以轻易射出八百步甚至一千步的距离。至于说射击的精准度……用火炮和床子弩比精准,那根本就在开玩笑。

杨绍廷甚至不觉得这玩意儿可以称之为火炮,充其量只能算是加强版的“抬杆儿”。

所谓的“抬杆儿”,其实就是重型火铳。

因为材质和制作工艺的限制,为了增加火铳的射程,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长火铳的长度和厚度,于是就产生了一种一丈多长的重型火铳,需要四个人抬着才能方便使用,这东西的威力比一般的火铳要大很多,射程也更远,但却笨拙的很,从来都不是正式的军用武器,而是更多被用在民间。

宗族械斗、村庄之间争夺田地、水源的时候,这样的“抬杆儿”就会派上用场,被村民们当做是火炮使用,远远的轰一下就丢在一旁抄起刀枪往上冲。

这样的微型火炮,威力不足射程不够,真的不适合成为军用器械,更不适合大批量制造,真的想不明白张宁为何要弄出这么不伦不类的东西来武装宣慰军。

“这种自制的火炮确实不够犀利,射程也不甚理想,但却胜在移动便捷,可以跟随步卒前进冲锋……”

这么小的火炮当然不适合安放在城头的重要位置上作为城防炮使用,而是用来野战。

“蒙古诸部多骑兵,骑射之功远胜我军,也只能用这样的微型火炮来对敌了。”

虽说杨绍廷是一介书生而且是学官出身,但也知道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你鼓捣出来的这些袖珍火炮就算再怎么轻巧便捷,也肯定不如敌人的骑兵更快吧?

这玩意儿若是到了战场上,充其量也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一次齐射之后敌人就会冲过来,到了那个时候也就只能丢掉火炮抄起刀枪硬碰硬了。

这样的火炮简直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所以杨绍廷非常怀疑这玩意的实用性:“虽说这宣慰军是张宣慰一力供养,可我……我还是建议张宣慰多作甲胄刀盾……当然,这仅仅只是建议,我看这东西虽小,造价应该不便宜,每门火炮最少也要五七百两银子吧?”

在杨绍廷的心目当中,这样的袖珍火炮差不多也就值五七百两银子了。

如果张宁说出袖珍火炮的真实造价,肯定会把杨绍廷吓个半死。

按照眼下的成本计算,每一门袖珍火炮的成本都非常接近五千两银子,哪怕是单纯按照重量计算,也相当于是用纯银打造而成。

大明朝仿照红夷大炮的样式造出来的“神威铜炮”也比这个价格高不了多少了,无论是射成还是威力都大了很多倍,要是照这样计算的话,花同样的价钱弄出这么糟糕的东西就相当于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扔。

但张宁却另有打算。

如果仅仅只是计算成本的话,弄这样的袖珍型火炮确实很不划算,但这是一项崭新的技术!所谓的成本其实就是前期的研发费用。

这玩意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是稍微上点规模的作坊就能制造得出来,但事实的真相却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种袖珍型火炮绝对不是一个生铁疙瘩,而是使用是“铜胎内嵌技术”。

这个技术还是来自于隆丰号。

隆丰号有一门从红毛鬼的战船上拆卸下来的舰炮,就用了这样的技术,而这种只有四百多斤的袖珍型火炮就是对舰炮的一种仿制和改良。

因为材质和技术的落后,任何一种火炮,不管射程多远也不论威力多强,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射速。

在材料学和制作工艺没有本质提升的情况下,不管什么样的火炮都受到射速的限制。装填过程繁琐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问题,真正限制射速的还是材质问题。

铸造火炮的时候,不管是使用铁还是用铜,都会因为火炮的激发而受热,温度会急速升高。因为材料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制作工艺非常落后,导致受热不均匀,继而会出现更大的问题:轻则炮身开裂,重则炸膛。

所以,火炮每次击发之后都必须停顿一段时间,等候炮身冷却到安全范围之内才能再次使用。

在这个时代,“铜胎内嵌技术”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

生铁铸造的炮身之内镶嵌着一个铜质的“内胎”,铜铁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因为受热之后的铜膨胀速度更快,就会挤压这个间隙而不会直接炸裂。当铜内胎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直接更换内胎,实现不间断的射击。

每一门小炮都配备四个铜胆的内胎,如此一来就可以轮番使用毫不停顿的进行反复轰击了。

和很多事情一样,用嘴皮子说的时候确实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铜胎和铁炮的比例是多少,间隙大小如何确定,等等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都需要反复试验,而每一次试验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

其实,张宁制造出来的这种小型火炮有四十多门,真正没有缺陷的成品就只有这十四门,其他的都是有各种问题的残次品。

因为残次品太多,才出现了成本高居不下的局面。

好在技术问题基本已经攻克,剩下的就整下批量生产了,成本一定会很大幅度的降下来。

不过杨绍廷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不管射速有多快,终究不如敌人的移动速度更快。

难道依靠士兵推动的小型火炮还能比敌人的骑兵跑的更快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问题上,张宁直接就用上了最原始最粗暴的办法:数量。

只要有足够多的火炮进行密集轰击,敌人的速度优势就会变成最大的劣势。

面对敌人的快速冲击之时,在同一个进攻方向上摆开五十门这样的火炮同时轰击,总能够挡住敌人的冲击了吧?

若是五十门不够,那就一百门。

在整个大明朝的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百炮齐发”的场面,也没有人敢于那么想。但张宁却绝对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老子就真的不信了,在密集轰击的炮火中,什么样的军队能够直接穿过炮火还保存着基本的战斗力。

别说是蒙古骑兵,就算是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将也不可能!

火力的密集程度才是关键!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密集的炮火倾泻在敌人头上,从来就是克敌制胜的最主要诀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