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皮鼓堂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皮鼓堂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皮鼓堂

胡家庄位于朔州正西一百三十里处,约莫有三几百户人家,是个不大不小的村镇。

庄子周围全都是光秃秃的乱石岭和黄土坡,坡岭之间的空地上用石块垒起田埂,分割成一块又一块形状规则的农田。田地里的早熟豆已经开始泛黄,谷子却刚刚吐穗还不怎么饱满。这个时节的胡家庄看起来还算不错,一旦秋收过后,大风刮起来的时候,就会卷起漫天黄土,从北方来的滚滚黄沙会形成可怕的黑风。

多丘陵少耕地,物候干燥,大部分农田都是指望老天爷混收成,这是绝大多数晋西北农村的风貌。

在这一带,雨水从来就是稀罕的宝贝,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几场像模像样的降水。尤其是今年,干旱的面头已经非常明显了。从芒种至今就只见过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地干的都要冒烟了。旷日持久的干旱让村子里仅有的几个小水塘全都见了底,价值不菲的水车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少量的水浇地还能支撑一下,绝大多数旱田中的庄稼都旱成了一把柴草,差不多是要绝收的。

如此恶劣的旱情,让附近几个州县的庄户人家都做好了逃荒的准备,有些人甚至直接撂荒了田地踏上了逃荒的路程:朝廷的赋税要缴,地主的田租更少不得,还有杂七杂八的捐和抽头,就算是丰年也很难混饱肚子。赶上这样的灾年,也就只能逃荒撞大运了。

只有胡家庄依旧安稳,不仅没有任何逃荒的迹象,反而越发的生机勃勃起来。

这里是八大晋商之一隆丰号的总堂,根本就不指望耕田种地的那点收益,就算是灾情再严重十倍也不会出现吃不上饭的局面。在很多时候,对于胡家庄的人来说,灾情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财富。

只要有了灾情,物价就会暴涨,随随便便就能赚到数不清的金银财富,更能进一步扩展隆丰号的生意。

庄子里的人都姓胡,本就是一个不小的宗族。自从宋末胡家人从冀南迁徙到这里开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就很明智的放弃了务农转而选择经商。

早年间的胡家人,无一例外全都是走村过寨的小商贩,他们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兜售着针头线脑、麻糖甜糕等等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一分一文的慢慢积累财富……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经营,这个家族已经发展成为晋商当中的巨擎。

他们率领着成群结队的商队,携带着一切可用来交易的商品,出西口过长城,穿过茫茫草原和大漠,去和蒙古人交易。经过口外到达松辽和女真人交易,甚至去往更远的外岭一带,去和番鬼们做贸易……

和当初手提肩担的货郎相比,现在的胡家人不仅把商业触角延伸到了所有能够到达的地方,甚至还能组织起具有相当规模的武装护卫队,不仅让沿途的山贼土匪闻风丧胆,甚至经常一言不和就和官军拔刀而斗……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使用非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但这并不表示胡家人就没有自保的能力。

从万历年间开始,随着实力的增长,隆丰号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大,频繁往来于长城内外。将数不清的布帛、盐茶、铁器贩运出去……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他们找不到的货物,甚至可以把崭新的铠甲、火铳、火炮等禁物弄到手,然后贩卖给一切能够出得起高价的买家。顺便再从远方把异地的货物贩运过来,一来一往之间,财富就会增加很多……

现如今的隆丰号,俨然已是一头硕大无朋的商业巨兽,大大小小的分号有百十多个,遍布山陕各地,更深入内外蒙古和两辽之地,甚至把分号开到了江浙一带,摆开了要和浙商一较高下的进攻姿态。

整个隆丰号的核心,就是这个小小的胡家庄。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庄子里的那座前后四进的院落。

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院落就是不仅是胡家的祖产,同时也是这个商业帝国的中枢和大脑,更是隆丰号的根本之地。

所有胡家子弟,不论地位身份,也不管亲疏远近,都必须在庄子里接受至少十年的教育和培训,然后才能外出到各地的分号中谋一份差事。所有人无一例外全都是从最低级的杂役伙计做起,熟悉各种商业流程和规则之后,又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才会按部就班的逐渐升迁……

胡家老太爷胡祖荫年近七十,身材矮小,虽已须发花白却精神矍铄,行动之间步伐很大,浑不见古稀之人的老迈,看起来根本就不象是个执掌偌大商业帝国的掌门人,反而更象是位生活还能过得去的乡下老农。

“张抚远之事雨声已对我说起过,”简单的寒暄之后,胡老太爷开门见山的说起正题:“十万两,张抚远开口就要十万两,数额有些大了……”

“若是旁人,老朽一定会说出种种难处,客客气气的把他打发走。”这个时候的胡老太爷根本就不象是个生意人,反而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慈和的目光中全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之光:“张抚远与我们胡家共事已久,真心不好胡乱应对。咱们有一说一,十万两真是太多了,我想仔细问问,你打算如何用这笔钱?”

“采买粮米物资。”

“锅盖川关口那边的情形,小四儿曾仔细说起过,若仅仅是为了采买粮米,有一万两银子应该是够了……十万两?抚远怕是用不了这么许多吧?”胡老太爷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之声,笑眯眯的问了一句题外话:“抚远大人可知这皮鼓堂的甚么意思?”

大凡有钱的大户人家,总是喜欢给府邸去一个或者斯文或者威武的名号,但老太爷的这座堂屋的门楣之上却挂着“皮鼓堂”的三字匾额,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觉得有些古怪。

“还请老太爷指教。”

“我胡家的先祖挑着担儿摇着皮鼓,走街串巷的吆喝,专门贩卖些针头线脑,一分一文的慢慢积累,历经数代才有了些薄薄的家底儿。”胡老太爷微微的昂着头,似乎是在追忆祖宗创业之时的艰难:“这份家业是祖宗传下来的,我等不肖子孙就算不能发扬光大,也不敢胡乱轻弃。所以专门取名为皮鼓堂,就是为了警惕后世子孙,让他们不要忘记祖宗敲着皮鼓沿街叫卖之时的艰难,让后世子孙好好的守住这份家业……”

条案后面的供桌上,还摆着一尊小小的木雕,那是一个挑担的小贩,想来应该就是胡家的先祖隆丰号的创始人了。

胡老太爷说出这番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说:我胡家虽然有钱,但也不会轻易的冒险随随便便就把钱借出去。

张宁已经听懂了这层意思。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作为前任的公司创始人,张宁完全可以理解胡老太的这种想法:“我知道老太爷是怕我还不起那十万两银子。其实这笔银钱只能算是暂借一时,只要我把盐引拿到手,就可以用盐引冲抵一部分欠银……”

把那三百匹战马上交给朝廷之后,就会拿到剩余的盐引,只是还需要一些时日。到时候把这些盐引给了胡家,就相当于归还了一部分欠款。

用盐引作为抵押物,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只可惜他暂时还没有把盐引拿到手,这只能算是一张空头支票。

而且那些盐引显然不值十万两。

“不,不,张抚远误会了,非是老朽信不过你,只是知道你准备拿十万里银子做点什么。光是采买粮米的话,一万两绝对是够了……”

“我已与套北各部商定通商互市之事,少不得要修建一些作坊,招揽些人手,还要扩充缉私营,这才是花钱的大头……”

“张抚远做事沉稳,不象是空口大言之人,怪不得要筹借这么多银钱,原来是已经和蒙古人说好了。在陕北开市……局面不小啊,若是弄好了,定能创出一片天地。只是这十万两么……现银确实没有。不怕张抚远您家笑话,我们胡家看着闹闹哄哄好像很有钱的样子,其实内里头虚的很,纵是薄有家底也分散到了各个分号,或者是囤积货物或者是置办产业,就算是有点现银也得做流动应急之用,急切之间怕是拿不出许多来。可张抚远也是我们的老主顾了,总不能让您家满怀希望而来两手空空而去,我看不如这样吧……”

罗列出一大堆的难处,本意就是不想借钱给张宁,但却不愿意得罪他这个老主顾,所以胡家老太爷拿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赊欠。

反正张宁借钱就是为了采买粮米物资,胡家可以先把他需要的东西送过去,不需要支付现钱。等那些盐引到手之后再用来冲抵这些债务,如此一来,张宁就不需要再借钱了,也不会因此得罪了他。

不得不说,胡家老太爷是个纯粹的商人,三言两语就把“借钱”变成了“赊欠”。如此一来,胡家就不必拿真金白银出来,还能顺道在货物上再赚一笔。至于那些冲抵货款的盐引……这个真的不必担心,毕竟那是官面上的东西,就算张宁暂时还没有拿出来,以后也肯定会有的,最多只是拖延一段时日而已。

所谓的赊欠,当然不是没有限度的,毕竟主动权在胡家手中。等到张宁赊欠的数额接近或者达到那批盐引的价值之后,就会仔细权衡,根据局面的变化做出调整。如果张宁的局面比较好,具有偿还的能力,就会继续赊欠货物给他。若是他的情形变得糟糕,就会及时中断货物供应,不至于真的出现无力偿还的情形。

保证资金安全,这是商业行为的第一基本要素。

虽然这个保守的方法并不能让张宁满意,却也只能如此了。

“也好,我回去之后列出采购清单,老太爷尽快遣人送货过去吧!”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