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亮剑:都叫我运输大队长 > 第309章 摩斯科收复和楚科奇半岛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亮剑:都叫我运输大队长 第309章 摩斯科收复和楚科奇半岛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停歇了三个多小时的战车轰隆隆开动。

小胡子士兵也松了一口气。

战车没动作,就像是在小胡子士兵头顶上悬了一把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

等死的感觉也不好受啊。

现在战车来了,是死是活终于可以有个了断。

决一死战吧,看看你的钢铁外壳硬,还是我的头硬。

西北集团军战车仍旧延续了上午的战术:一律推平。

坦克炮、车载机枪持续发威,炸平所看到的一切。

打了二十分钟,第一面白旗出现了。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唯一的选择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

明知打不赢还硬拼,不是欧美部队的风格。

知难而上不可能,迎难而退方显绅士作风。

老毛子能在摩斯科战役和咧泞格勒战役中,敢打敢拼,死了那么多都坚持了下来,是信念的原因吗?

事实上,督战队的作用功不可没。

第一队小胡子士兵投降,老毛子士兵兴高采烈的把战俘押了下去。

当然,战俘的枪械弹药和身上值钱的东西,被老毛子士兵搜刮得干干净净,并留在原地,码放得整整齐齐。

不言而喻,这是留给西北集团军的。

能坐十二人的装甲运兵车,现在才坐了两名战士,一名负责开车,一名负责操作车载机枪。

里面空地儿很多,先都装进装甲车里,拉回去再说怎么处理吧。

有了带头的,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战车群所到之处,小胡子士兵闻炮声而降。

仗打得真没劲,就跟来旅游、进货一样。

参观了一下午的残垣断壁,把整个摩斯科炸为平地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到了傍晚,摩斯科城被全部收复。

老毛子士兵欢声雷动。

终于看到希望了,胜利即将来临,反击的时候到了。

战车群回到东郊的营地,任由老毛子士兵接手摩斯科城。

第二天一早,老毛子已经做好了反击的准备,就等着西北集团军的战车集群出现呢。

可左等右等,西北集团军一辆坦克也没有派,一点出战的意思都没有。

也许是昨天打累了,今天得休息一下,没关系,我们再等一天。

到了第三天中午,老毛子终于忍不住了,车轱辘不转斯基又一次来到西北集团军军营。

“咱啥时候反攻?”

西北集团军司令诧异道:“你们想什么时候反攻就什么时候反攻,问我做什么?”

车轱辘不转斯基急了。

“可是你们不打头阵的话,我们得伤亡多少人啊!”

西北集团军司令气急而笑。

“你们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冲锋,你们在后面捡现在的呗,我们战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你们有两千辆重型坦克呢,有它们在,士兵伤亡不会有多大。”

“你知道我们培养一名合格的战士需要多长时间,需要花多少钱吗?

我西北集团军的三十六万名战士全部都在军校里学习过。

你以为他们跟你们那些刚放下锄头的士兵一样吗?

我们的战士金贵着呢,一个都不能少!”

西北集团军战士由坦克手、车辆驾驶员、炮兵组成,不是随便熟悉熟悉装备就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兵种。

而且他们都是大练兵行动之后,挑选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西北集团军司令可舍不得为了别人的土地而让自家战士去冒险。

“您真的得想想办法帮帮我们呀,早点结束战争,您不就可以早点回国了嘛。”

车轱辘不转斯基用上了敬语。

“你们打头阵,我们全力提供炮火支援。”

听到“全力”两个字车轱辘不转斯基稍微安心,又追问道:

“如果遇到确实难啃的骨头,您可不可以派重型坦克帮我们攻艰?”

“你都明明知道不好打了,还想让我们的战士往上冲?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们重型坦克在前面,我们的士兵在后面跟着,掩护我们的士兵冲上去就行,接下来的仗还是以我们为主力打。”

“那也不行,我不能拿战士们的生命冒险。除非……”

看着西北集团军司令似笑非笑的表情,车轱辘不转斯基心里咯噔一下。

心道:这表情怎么如此的熟悉呢?对了,每次跟陈司令谈判,他都是这副表情。..?

完了个蛋的了,西北集团军司令肯定要提一些条件了,但愿不会狮子大开口。

看来,我的名声要跟满清的李鸿章一样了,做主的都是上面,但条约都是我签的,小学的历史课本上肯定会把我的名字记载上:大卖国贼车轱辘不转斯基。

唉,为了打败小胡子,暂且听听西北集团军司令会提什么条件吧。

车轱辘不转斯基满脸堆笑道:“有什么条件您尽管提,我们都答应。”

“我还没说呢,你们就答应了,这么爽快?”

“武装装备、技术设备你们都不要,其他矿产资源之类的东西我们现在也没有力量去开采,你们只能要土地了。

我们土地多的是,你尽管说,只要不是我们西部的土地就行。”

“行吧,话说到这份儿上,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们想要乌厄连城所在的楚科奇半岛。”

“要那块地方干嘛?建设成军事要塞,想要扼守住白令海峡,光凭楚科奇半岛也不行啊,白令海峡大着呢。

虽然那里有一条航道,但也很少有商船从那里走,建设补给站也挣不了什么钱。”

不得不说,车轱辘不转斯基不只是会喝酒,眼光还是很犀利的,三两句便将这块半岛的价值分析得明明白白。

“我们想在白令海峡建设一座大坝,一来可以水力发电。

二来可以挡住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洋流,这样的话,海参崴就可以变成全年的不冻港了。”

车轱辘不转斯基张大了嘴巴,惊呆了。

你们脑洞真大啊,主意是好主意,建成之后,确实有非常大的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可是能建成吗?

这不是大江大河上的大坝,而是能隔断洋流的、超级长的大坝。

你们要是真能建成,我跪下来喊你三声爷爷。

建设这样一条大坝,所动用的人力物力简直不敢想像。

正好将炎夏的力量和精力拖在这条大坝上,并且我们的发展重心在西部而不是东部。

甩个小包袱、设个小陷阱,何乐而不为呢?

车轱辘不转斯基心下暗喜,赶紧答应了西北集团军司令所提出的条件。

战国时期,六国中的韩国为了拖垮秦国实施了一项疲敌之策。

派水工郑国作为间谍,游说秦王赢政,修建一条能灌溉关中农田达200多万亩的大型灌溉渠道。

在修建过程中是不断朝嬴政要追加投资。

事情败露后,秦国没有杀水工郑国,用了约十年时间把这条大渠修成,让秦国继拥有“天府之国”之后,又有了“关中沃野”。

有粮就有兵,秦国拥有了更强大的持续作战实力。

这条大渠被世人称为郑国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