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

所谓的谈判,其实就是派出了一个小兵——真的只有一个人。

那个小兵远远的站在距离矮墙一射之遥的地方,脚下放着他的短刀和弓箭:放下武器是证明诚意的最好手段。

既然对方只有一个人,那就真没有什么好担心了。但为了安全,老保长还是很谨慎的让他先脱下皮甲,才能放他进来。

这个小兵很听话,干脆利落的脱下衣甲,仅穿一件单薄的短衫,又上上下下的跳了几下,证明自己没有在身上藏匿武器。

“我信不过他们,得先搜一搜。”

鬼机灵的李鸿基并没有直接把这个蒙古小兵放进来,而是先搜身,确认对方手无寸铁身无长物之后,才放他通过那道低矮的胸墙。

蒙古小兵很知礼,先是朝着在场的众人行了一个传统的抚胸礼,然后才用比温珠熟练的多的汉话正式开腔:

“我们的贵人在你们手中,按照草原上的规矩,你们可以索要赎金……”

张宁哈哈一笑,老实不客气的说:“既然都已经要谈了,不妨开诚布公一些。就别再藏着掖着说什么贵人不贵人的了。温珠是纳颜大贝勒最宠爱的儿子,你们的首领脱不花是他的亲娘舅,我们早就问的很清楚了。”

能被选为谈判之人,这个蒙古小兵显然也是个人才,虽然有些吃惊但却一点都不慌乱:“纳颜大贝勒的儿子当然是贵人,我想我们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还是直接谈正经的事情吧。”

“只要你们愿意放贵人给我们,我们可以给你们三车金银,二十车布帛。”许诺了高额的赎身费用之后,这个精明干练的小兵马上有给出一个很诱人的条件:“作为交换,我们还可以释放三百个奴隶。你们可以提供一个名单,至少拿到名单,我们马上就会按照名单放人。”

蒙古兵在附近大掠,不仅抢掠了为数众多的财富,还有很多人口。李家寨虽然没有攻打下来,附近其他的村寨却洗劫一空了。

毕竟是鸡犬之声相闻的临近村落,婚嫁之事频仍,那些被捉住成为奴隶的人当中,有很多都是李家寨的亲朋顾旧,若是能把亲戚朋友救回,当然是好的。

很多人下意识的把目光转向了张宁。

张宁微微一笑,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摆了摆手:“说这些都没有用,只要我们把温珠交出去,转过脸你们就能再次攻打进来。到时候我们连自己都不见得能保住,还奢谈别人?”

就算蒙古人真的释放了那三百个奴隶,其实也没有用。只要放走了温珠,他们马上就可以再次攻打,这个看似诱人的条件其实就是一句废话。

不收金钱财物,交换战俘又不行,那就没的谈了吗?

这个蒙古小兵来到这里,当然不是为了两手空空的回去,所以他直接就把皮球踢了回来:“以你之意,又当如何?”

既然我们说的这些条件都不行,那就说说你们的条件吧。

“释放三百个人的事情,可以谈,但这不是释放温珠的条件,而是你们诚意的证明。”张宁说:“如果要我们释放温珠,其实也不难,根本就不需要金银财物,只需要你们退兵。一直退到响水堡以北,我们就可以释放温珠了。”

“响水堡以北,这需要退兵一百四十里,这我做不了主,而且脱不花首领也不见得会同意。就算首领同意了,我们真的退兵了,你们又扣住温珠不放,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这个条件太苛刻,我们无法接受。”

张宁站起身来,做出一副转身要走的样子:“既然无法接受,那就不要谈好了。”

“这……你们可以换个其他条件……”

谈判这种事情,就和做生意一样,可以漫天要价也可以落地还钱,谈不拢可以慢慢谈嘛。

可惜的是,双方的价码相差太过于悬殊,更要命的是彼此互不信任,无论说什么对方都持严重的怀疑态度,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点实质性的进展。

“虽然我们暂时不能答应这些条件,但我保证会把你们说的这些话原原本本的对脱不花首领讲一遍,我想脱不花首领也会认真考虑的。但是在这之前,我必须见一见我们的贵人。”

亲眼看到温珠,才能确定是不是考虑张宁提的这些条件。

这事其实相当的合情合理,毕竟已经过了这么多天,谁也不知道温珠到底是死是活。只有确认了他还活着,谈判才继续进行的可能。

“好,我带你去看看温珠。”

在张宁的带领下,这个谈判使者走进李家寨,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温珠。

张宁当然不会让他上前和温珠交谈,仅仅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让他知道这个蒙古少年还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贵人好像不怎么好啊……”

温珠已经被捉住这么多天了,除了拉屎撒尿吃饭喝水之外,几乎一直都被捆绑成为大粽子,还要时时担惊受怕,就算是铁打的罗汉也煎熬不住。所以温珠的状态非常萎靡,看起来就好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们没有把他打个半死就已经算是心慈面软了,还想怎么对他好不成?”

温珠是俘虏,不是贵宾,没有直接打断手脚已经算是对得住他了。

那个谈判使者虽然听到了李鸿基的话语,却只当做是没有听到,而是朝着张宁说道:“恳请你们善待贵人,这对你我都有好处。”

“放心,饿不死也冻不死他,真要是谈成了,我保证会把他全须全尾的交给你们。”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真心没有什么好谈的了,而且这个小兵也做不了主,需要把消息带回去由脱不花定夺才行。

旁边的李鸿基不住的挤眉弄眼,暗示张宁不要这么轻易的就把这个谈判使者放走。按照他的心思,至少也要把这个谈判使者狠狠的打一顿,或者是割下鼻子耳朵什么的。

但张宁却好似完全没有领会到他的意图,而是客客气气的直接放走了那个谈判使者。

其实这不仅仅只是张宁的意思,同时也是绝大多数乡民的意思:虽然大家都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乡巴佬,戏文却看不过不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随随便便就伤害人家的使者,那算怎么回事啊?而且大家都指望谈判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最好能够谈出一个好的结果来。冒冒失失的伤害谈判使者,将会非常不利于谈判的进行。

虽然什么都没有谈成,但这却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结束了僵持对峙的状态,彼此之间开始了非暴力的正式接触。

到了第二日,那个使者就又来谈判了。

这次谈判和昨日没有什么不同,依旧是互不信任的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虽然足足谈了大半个时辰,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和昨日一样,谈判使者要求再看温珠一次。

反正昨天已经看过一次了,今天再看看也无伤大雅,毕竟蒙古人必须确认温珠本人的生命状态才好继续谈判。

第二日的谈判虽然没有什么结果,但谈判的气氛却缓和了很多,那个侍者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做出一个暗示:脱不花正在认真考虑张宁的条件,但退到响水堡以北实在太苛刻了。如果是退到银州关以南的某个区域,他或许会接受。

那意味着退兵八十多里,要真是这样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只要蒙古兵真的退了那么远,大家就可以从容不迫的集体逃离李家寨,去往南边避刀兵之祸,而不是继续战战兢兢的留在这里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第三日,谈判继续进行。

经过前两次的谈判之后,这次终于有了结果,而且是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脱不花答应退兵到银州关以南的某个区域,李家寨可以派人随行。到时候脱不花会派二十个士兵回来把温珠接回去,若是李家寨的人食言而肥继续扣住温珠不放的话,脱不花就会卷土重来,把李家寨彻底踏平。

这个谈判结果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却可以接受。退兵八十里的话,一来一回就是一百六十里的路途。不管蒙古人的行军速度有多快,都会留出两个昼夜的时间来。

有了这个宝贵的时间,大家就可以很从容的撤退到安全地带了。

吃不香睡不好的僵持了这么多天,总算是有了个结果,众人终于可以放心了。

张宁的脸上也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客客气气的对那个谈判使者说:“既然已经谈妥,不知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退兵?”

“我必须再看一看我们的贵人,确认他安然无恙之后,才能回禀脱不花首领。至于什么时候退兵,这事不是我能做主的。但我估计最快明日……就可以退兵了。”

“好,既然如此我就带你在去看看温珠,等你们退兵之后我就会把他交给你们。”

又带着使者看了看温珠,确认他还活着,并且没有收到太大的伤害之后,谈判使者才放心的离去。

“哎,一番刀兵血火,死了那么多伤了那么多,总算是保全了更多的人……”一番长吁短叹之后,老保长终于如释重负:“好在保了更多人的性命,也算是一个好结果了。马上收拾收拾,准备去往米脂县城吧。”

逃亡县城未必安全,但县城至少比李家寨要安全的多。实在不行还可以继续南下撤退……

但张宁显然没有这么乐观,他的脸色凝重如水,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今天晚上蒙古人一定会杀进来,我已经可以完全确定这一点了!还是尽快准备应对吧……”

杀进来?

刚才不是已经谈好了么?蒙古人为何还要杀进来?

难道他们已经不担心温珠的死活了?

虽然无法理解,但张先生的判断素来精准,容不得人不信。

一想到蒙古人马上就要攻进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变了颜色。只有张宁气定神闲:“诸位乡亲不必多虑,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今晚咱们就唱一出好戏,让脱不花那条老狐狸再也不敢玩花招!”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