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出必践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出必践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出必践

“大金国的勇士们,”皇太极站在一群士兵面前,尽可能用更加激动人心的语气大声呼喊:“眼下是什么样的局势已不必多言,至今尤伴与此者,全都是我大金国最精锐的忠诚勇士。然时局艰难,还望诸位能和衷共济共度难关……”

“想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同样是如此的艰苦,然我女真将士上下一心,终克敌制胜……”说起当年的辉煌,皇太极就显得稍稍有些亢奋,在讲述着当年的事迹之时,不停的给这些士兵画大饼:“此一战关系重大,自然要经历非常之考验,必不忘勇士们的忠诚之心,此战过后,当官的加生两级,士兵赏奴隶五名,许你们跑马圈地……”

为了激励士气,皇太极不停的许诺着不大现实的承诺,给这些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开着空头支票。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皇太极当然知道仅仅凭借空口白话肯定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必须拿出点实打实的东西来。

皇太极挥了挥手,身后的近侍捧着托盘走过来。

掀开掩映在托盘上的白布,露出一个呲牙咧嘴的人头。

人头血迹未干,看起来极是狰狞可怖。

“司务官克扣将士伙食,其罪当诛,今已经斩下其头,以正军法!”

金国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所谓的满文也是从蒙古人当中脱胎出来的,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兵书。女真将领的军事思想,除了在实战中摸索总结之外,大多是来自一部叫做《三国演义》的话本儿。为了平息士兵们的怨气和怒火,皇太极斩了司务官,这一手分明就是曹孟德借粮官的人头平息众怒的翻版。

减少士兵的口粮供应,本就是皇太极的命令,现如今也只能借司务官的脑袋一用了。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忽然落下一物,砸在皇太极身前不远的屋檐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皇太极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本能的想要后退,却又顾及到自己的形象和威严,故作镇定的说道:“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其实根本就不用看,这些个士兵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因为同样的状况这几天曾经反复发生过,早已见怪不怪了。

宣慰军把书写整齐的转单装进陶罐里,再装填一些石块作为配重,然后利用大型抛石机投入城中。陶罐打在屋檐上,早已经纷纷碎碎,如同雪片子一般的“传单”正纷纷扬扬的落下。

若是在往日里,士兵们早已争抢着去捡拾传单了,虽然绝大多数士兵都不识字,但终究有识字的,而且那传单是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书写,总是有少量士兵可以看懂。

一直以来,金军都严格禁止士兵们私下讨论传单上的内容,但是现在……传单都已经扔到眼巴前儿了,再装聋作哑就只会显得欲盖弥彰。

皇太极故作大度的拿起传单看了看,脸上做出一副不屑的表情:“这些个东西,不过是蛊惑人心的谣传而已,我军心智如铁战意正炙,又怎会因这些个东西而有丝毫动摇?此单所书文字,根本不值一驳,统统烧了!”

十几个近侍将洒落一地的传单收拢起来,正要付之一炬,忽然传来隆隆的炮声。

炮声是从东南方向传过来的,皇太极赶紧下达准备作战的命令,并且以一副“身先士卒”的架势,带着近身侍卫首先登上城墙。

广宁城拥有数量不少的红夷大炮,虽然都是后来的仿制品,威力同样非同凡响,绝不是宣慰军的那种袖珍型的野战小炮可以相提并论的城防利器。

在旷日持久的广宁保卫战当中,这些火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敌手非常忌惮。只是因为战争的时间已近百日之久,有从来没有得到过有效的补给,火药存量已严重不足,所以皇太极早就下令减少大型火炮的使用频率,借以减少火药的消耗量。

既然已经开炮了,自然而然的会以为是对手大举攻城,登上城墙之后才明白过来:宣慰军根本就没有攻城的意思,炮击不是为了阻吓对手,而是为了轰击自己人。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有百八十个奴兵缒城而下,打着白旗朝着宣慰军的阵地飞奔而去。

他们是过去投降的。

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前几天就曾屡屡出现。

开始的时候,还仅仅只是零散的奴兵偷偷摸摸的逃出城去,三三五五的投靠了宣慰军。

奴兵的地位本就极其低下,不仅要从事非常繁重的劳作,而且还要忍受战兵的欺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完全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有少量奴兵投敌叛变也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

尤其是在金军已露出非常明显的颓势之时,这样的状况几乎不可避免。

但是,百十来个奴兵集体出逃的状况还是第一次出现,而且就发生在皇太极的眼皮子底下。

这简直就是公然打脸。

皇太极脸色青白不定几度变化,恼羞成怒的大叫着:“投敌叛变之徒,罪在不赦,给我轰,全都轰杀了!一个都不能剩下!”

如红夷大炮这样的大型火炮,火力覆盖范围很大,那些个出逃的奴兵似乎早有准备,逃出一定的距离之后就分散开来,形成一个极其松散的扇面,一直朝着东南风向飞奔。

“轰”

“轰轰”

几门大炮同时发威,颇有几分地动山摇的威势,瞬间就在那些个逃兵的前面打出一片烟尘,有几个逃兵直接被轰成了漫天飞溅的碎肉。

其他的逃兵被红夷大炮的威力所夺,再也不敢胡乱跑动,而是很干脆的趴到在地上……

红夷大炮这玩意,威力固然无比强大,但却太过于笨拙,射角的调整幅度极小,而且装填过程繁琐,击发间隙太过于漫长。

一炮轰出去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再次装填,好在有足足四门大炮轮番轰击,极大的弥补了这个缺陷。

四门大炮的持续轰击之下,那些个逃兵根本不敢站起身来,只能慌乱的四下乱爬……

好不容易才维持住金军的士气,突然之间就有这么多人出逃投敌,皇太极是真的恼了,早已下定杀鸡骇猴的决心以儆效尤,大声的催促着:“再轰,再轰,将这些个叛贼全都轰为齑粉,全都不得好死——”

就在这个时候,对面的宣慰军阵中突然响起急促的鼓声,好几百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宣慰军士兵已经列队而出,驱赶着骡马快速迎了上来。

骡马拖拽着宣慰军最常用的袖珍型铜胎小炮,不顾一切的朝着这边飞奔了足足有三四百步,以极快是速度列出一个横队,至少三十门小炮瞄准了城头,并且在第一时间强行开炮。

轰隆隆的巨响声中,把城头上打的碎石飞溅,场面为之一窒。

宣慰军的这种小型火炮,最大的好处就是动转灵活利于速射,但射程和威力却远远比不上笨拙的红夷大炮。他们主动把炮阵推进到大炮的射程之内,而且摆开的毫无纵深的“一字长蛇阵”,马上就被金军抓住了机会。

“开炮!”皇太极抽出佩刀遥指前方的宣慰军炮阵:“击敌炮阵,快……”

宣慰军的三十门多门小炮直接对上了金军四门大炮,激烈的炮火大战随即在双方都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展开。

炮声隆隆,大小火炮同时对轰。

金军的意图十分明显,并且不做任何掩饰,就是为了轰掉对方的小炮。

宣慰军的意图同样明显,因为城墙的阻隔,基本不大可能直接命中炮台上的红夷大炮,他们只是尽可能的提供足够猛烈和密集的炮火,疯狂压制来自城头的火力,为那些个逃兵创造机会。

持续不断的轰鸣声中,更多小炮从后方退了出来,硬顶着红夷大炮的反复轰击不断前进,一直进入到射程之内才匆匆忙忙的拉出小型火炮和红夷大炮对轰。

于此同时,两队蒙古骑兵直接就从正面冲了出来,以不计生死不计伤亡的架势强行闯入轰击范围之内,先是用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打了一个横,然后拉起那些趴伏在地的逃兵,带着他们飞速撤离战场。

一直等到骑兵带着逃兵撤出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外,那些小炮才急速后退,在后退的过程中,又有两门火炮被毁……

在这场激烈而又短促的炮战当中,金军大获全胜,总共击毁五门小炮,轰杀宣慰军的司炮兵几十人之多,自身却没有任何伤亡。

但那些个出逃的奴兵却全都被救了回去,甚至连尸体都收了回去……

一直以来,宣慰军都很注意保护作为主要突破火力的炮兵,但是这次却摆出不顾伤亡不计代价的姿态,宁可承受巨大损失也要把逃兵救走。从表面上,用五门小炮和几十个熟练的司炮兵,来交换几十个出逃的奴兵,宣慰军肯定是亏了,肯定亏的很大。但是此举,却证明了宣慰军“言出必行”决心。

宣慰军在传单里说的很清楚:只要是愿意归降者,必然会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不过是蛊惑对方投降的一句空话,但是今日的炮火大战,却用事实证明了宣慰军的信誉。

与其说这是一场炮战,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皇太极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