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控明 > 第一百七十章 敌方统帅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控明 第一百七十章 敌方统帅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七十章 敌方统帅

“把这个东西收起来吧,小心别磕碰到了。”将手里的单筒望远镜递给了身边的包衣奴,乌里沙说,“再调两个牛录的兵上去,告诉喀尔喀人,如果他们敢后退半步,我就要上督战队了。”

“是主子。”包衣奴赶紧取出一方软软的羊羔皮,细细的将单筒望远镜包裹起来。

乌里沙有些不悦的看了看这个包衣奴:“这是军中,不是家里,没有什么主子不主子的,只有官兵之分,明白了没有?”

“是,都统大人。”

“我只是副都统,不是都统。”

看着主子似乎没有发怒的样子,这个包衣奴的胆子顿时就大了起来,满面谀笑的凑过来:“只要这趟回去,主子就能成都统了。”

乌里沙眉头一皱:“你听谁说的?”

“下面的人都在这么传。”

“胡说八道,”乌里沙的声调陡然提高:“谁做都统谁不做都统只有爱新觉罗家的人说的才管用,这种事情也是你们这些卑贱的奴才能随便说的么?谁要是再敢在背地里胡说八道妄自议论,我割了他的舌头。”

“奴才知道错了,”包衣奴做出一副惶恐的样子,跪倒在乌里沙的脚下,叩头如捣蒜的大声哀求:“奴才再也不敢胡说。”

乌里沙戎马一生,从来都是以峻法治军,在管理家务方面也用军法。若是在以前,下面的奴才若是敢这样胡乱议论,就算是不会真的割去舌头,至少也一定会用鞭子抽个半死。

年轻的时候,乌里沙的脾气就很不好,并且因此吃了很多亏。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以前那副霹雳火爆的脾气已经大为改善,变得柔和了很多。

年轻的时候张扬,到了老年则开始内敛,这似乎是很多人的人生改变,乌里沙也不例外。

乌里沙已经整整六十岁了,在女真人当中已经算是高寿者,甚至可以用德高望重来形容。

自二十六岁那年开始,乌里沙就追随老汗努尔哈赤,几十年来,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显赫功劳,但毕竟有资历摆在这里。

以乌里沙的年龄,本可以在家坐享清福,而不必再外出征战饱受风霜之苦,而且这次征讨蒙古确实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军职。

但是在大军临行之前,代善大贝勒亲自找上门来,希望他能出山辅佐年轻的岳托。

乌里沙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本不想出征,但却不能拂了大贝勒的心意,只能答应下来,以“幕僚”的身份再次参与到战争之中。

并不是因为年老多病的乌里沙还有争雄之心,而是为了家族考虑。

乌里沙出身的哈达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世代联姻,已经伺候了爱新觉罗家三代人了。

乌里沙的二姐是老汗努尔哈赤的庶妃,四姐又嫁给了大贝尔代善为继福晋,他的女儿则去年才嫁给岳托……

在中原的明人看来,这样的辈分非常混乱,甚至可以算是乱了天理人伦,但在关外的女真人当中,却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哈达家族已经成为典型的“外戚”家族,通过联姻和爱新觉罗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家族支柱的乌里沙很清楚的知道这种联姻模式已经很难再继续下去,如果不找到其他的途径,哈达家族一定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衰落下去。

和爱新觉罗家的联姻,主要表现在大贝勒代善的这一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大贝勒代善在衰落,依附于代善的哈达家族也在衰落。

自从老汗开国以后,很多军功勋贵家族飞速崛起,极大的挤占了“外戚”家族的利益。老汗死了之后,皇太极和兄弟们争权,又极大削弱了大贝勒代善这一支……

通过联姻保证家族利益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虽然家里的子孙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沉醉于“皇亲国戚”的昔日荣耀,但作为家族大家长的乌里沙却很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事实:随着大金国的逐渐强盛,如哈达这样的外戚家族一定会更加衰落,只有建立军功则是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为了家族的利益,乌里沙带着几个族中子弟随军征战。

阿非部几乎全军覆没,素有勇悍之名的阿非首领兵败身死,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考虑,这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却影响深远。

内附大明朝的纳颜部,击败了刚刚投靠大金国的东西两伦部,对于整个满蒙战争而言,其实就是在宣告大明朝的一种军事存在,等于是正式介入了这场本来和明朝没有任何关系的战争。

军事上的成败本是兵家常事,但却让那些三心二意的蒙古部落看到了某种希望,原本很有可能投靠过来的部落纷纷改变态度,变成了继续观望的墙头草。

大汗林丹本就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占据了大义名份,若是不能用武力压服附近的蒙古部落,局面一定会变得更糟。

必须以雷霆手段震慑住蒙古各部,让他们彻底绝望,逼迫他们做出选择:要么归附大金国,要么灭亡。

降而复叛的两伦部一定要以最血腥的方式屠个干净,唯有如此才能扭转非常不利的政治影响,同时将明廷的军事力量彻底赶出去。

屠灭两伦部的态度非常坚决,无论是出于军事层面还是政治考量,都必须这么做,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能够歼灭以悍勇著称的阿非部,足以说明明军是罕见的精锐部队,若是调动的人马太少根本就是送菜。要是征调太多人马,又有点力不从心。毕竟西北方向的林丹汗才是最主要的对手,双方对峙已久,若是一下子调走太多兵力,就会影响到全局。

经过审慎考虑之后,岳托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岳父之一:乌里沙。

乌里沙老成稳重经验丰富,足以应付南线的区区两伦部。

三千五百战兵,其中包括喀尔喀部的蒙古兵六百人,科尔沁部的八百人,还有七个牛录的镶红旗辫子兵。算上随行的辅兵和奴兵,总兵力接近八千,浩浩荡荡开赴过来。

临行之时,岳托曾经当众宣布:只要攻克了两伦部,所有的财帛、牲畜和男女奴隶,他不取丝毫,全部归攻破敌军的勇士们所有。

为了财物,为了奴隶,这些勇士们一定会争先恐后拼死作战。

对士兵们做出许诺之后,岳托又暗暗的叮嘱了乌里沙,他只说了两个字:“速战!”

其实根本就不必专门叮嘱,乌里沙也知道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于速度。

为了应付南线的一点变动,就从最主要的进攻方向上撤走了两成兵力,等于是拿掉了预备队的一多半,一定会让岳托贝勒的整体战略部署破绽百出捉襟见肘。

只要天气转暖,就一定会和蒙古大汗林丹展开决战,如果乌里沙不能速战速决以非常快的速度解决掉东西两伦部,就会影响到岳托的战略部署。

所以,岳托贝勒曾经做出一个非常明显的暗示:希望乌里沙在半个月之内完成任务。

从理论上来看,半个月应该是足够了,但乌里沙素来稳重,没有答应半个月的期限,而是很正式的对岳托说出了“兵事无常,料敌从宽,一个月应该差不多了。”

虽然答应了乌里沙这一个月的期限,但岳托答应的非常勉强。乌里沙不得不表示,一个月仅仅只是最后的底线,真正打起来之后或许根本就用不了一个月呢……

轰隆隆的火炮声打断了乌里沙的回忆,他掐算了一下时间,眉头顿时皱紧:“还没有攻进去吗?我得出去看看……”

“外边风大,主子的身子骨怕经受不起,”包衣奴很是殷勤的把帐篷的帘子撩起一条小小的缝隙:“奴才就这么撩着,主子用千里镜看看就行了……”

“胡说八道!”乌里沙勃然大怒:“孩子们在外面浴血拼杀,我连风都见不得了。混账的东西……”

当乌里沙站起身来的时候,包衣奴赶紧给他系了一件挂着黑布表子的皮氅,双手虚虚的搀扶着自己的主子。

刚一撩开厚厚的毡帘儿,寒风呼的一下子灌了进来,皮氅顿时成了披风。

包衣奴赶紧站直了身子给主子挡风,却被乌里沙一脚踹开。

隆隆的火炮声中,厮杀呐喊之声惊天动地,战斗已经打的难分难解。

眯缝着眼睛朝着南边仔细观看,乌里沙说道:“让督战队上去,砍几个脑袋下来喀尔喀的人才会真的卖命攻打……”

片刻之后,一对手提大砍刀的黑甲辫子兵猛冲上去,不由分说就是一通乱砍,接连砍下了十几个脑袋之后,右翼的士兵很快就被血淋淋的刀子和残酷的战场纪律给震慑住了,一个个好像发了疯一样的拼命前冲。

在远处看着这一切的乌里沙始终面无表情,就好像这场搏杀和他完全无关,无论死多少人都不会心疼。

“火候差不多了,让小特鲁带他的人上去吧。外手(右翼)是对手的薄弱处,应该很快就能攻破。”

特鲁是哈达部的人,是族中子弟,用喀尔喀人的血消耗敌人,在即将攻破防线的时候让自己人上去摘果子立军功,这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

事实果然如同乌里沙所预料的那样,哈达部的三百精兵刚刚冲上去,只经过一轮冲杀,就攻破了久攻不下的防线,象赶羊一样赶着敌人不断向南后退……

包衣奴不失时机的献上阿谀奉承之词:“主子英明!”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