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都市 > 考古工作B录之法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会选嫁给他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考古工作B录之法门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会选嫁给他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雷婵见我点头,秀眉微蹙,然后将满目无奈和绝望抛向窗外:“我已无力回天,长老们那日传话,说雷家是当下最合适的。除非靖云不做凛江的主上,亦或是有比雷家还适合的家族和姑娘。”

她说“靖云”的时候我反应了好一会儿才知道她是在说吴商,我已经很久没这么叫他了。吴靖云……吴商……没有一个适合他。他就应该叫吴情或者吴脑更合适:“姑娘约我过来是有别的事?”我想着既然她已无力回天,那我肯定更帮不上忙。

“没有别的事,就是心里烦,想找你说说话。”雷婵声音婉转,目光柔和,她身上大家闺秀的气质让人忍不住倾心,这样的女子连我都喜欢,吴商为什么不喜欢?我想不通。

陪聊是一件非常要求艺术造诣的事情,更有“多说不如不说”的说法,我不能算个完美的倾听者,但我愿意试试:“或许嫁给他你也会过得很幸福。”

“要不你嫁?”她一句话把我怼回无语境界。我友好地笑了笑,不再说话。

“在见到你之前,我一直很绝望。那个时候我笃定,除了和他完婚我别无选择。但自从那日我在他房间里看见你,我就知道,我也好,媛儿也好。都不会是他的选择。”雷婵起身走向窗口,微光下她美的像一幅画,“灵姑娘,你的眼睛……会说话。”她转过脸来,“也许你不止一次听别人夸你生的好看,可我还是想说。有这样一个女子在他房里,他不会再对别人动心。我少了娇柔可爱,又太过刻板拘谨;媛儿虽妩媚妖娆,却失了端庄典雅;千香……她还没长大。”

“寨子里又不是只有你们三个姑娘,我看雁菱也很好,集上漂亮姑娘更是不胜枚举,他眼光倒是高。”

“他身份尊贵,一般家的姑娘没有这个资格。”

“尊贵?”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形容,“人生而平等,没有谁比谁尊贵。若有,也是对社会有贡献和帮助的人。比如守卫边疆的战士,比如不求回报的医生,比如一视同仁的教师,比如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那些人。”从小我爸就教育我,做人不要总带着审判的目光看别人,要永远看见别人的好,用他们的伟大来修身养性。如今我才发现,平日里听腻了的那些话,如今竟从我嘴里说出来,“既然是没办法改变的决定,大姑娘也不必烦恼,而且多思无益,不如去运动一下增强体质。再说,吴小哥正人君子,不论你提什么要求他都会尊重你。还有,转告二姑娘不必担心我抢她所爱,我的伤已经痊愈,再过三四天我就回家去了。引起二位诸多误会,还望二位海涵。”说完我站起身准备出门。

“二少爷说你们正想办法救白宣翊,可是真的?”见我要走,雷婵有些情急,“他说那是魂咒,以命抵命才能破。姑娘……真的能寻到高人吗……”

“不知道,看机缘。”这本来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如果我能找到知晓此事的人,我想总该会有办法。再不行……我可以去求紫微大帝或太乙救苦天尊,他们都是大罗金仙,一定有办法。

“若能寻到,雷婵冒昧,希望姑娘能鼎力相救。”

“得看救人的人愿意不愿意,如果我能救,一定尽全力。”我觉得雷婵始终还是牵挂小白的,所以即使吴商再好,她也不愿意嫁,“雷姑娘,我有一事想问问你。”

“请讲。”她如水的目光里有畏惧和困惑。

“如果要你在保他平安和嫁给他里只选一个,你选什么?”我也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但这话说出口后,冥冥之中我有一种错觉,似乎未来雷婵一定会面临这种选择。

“保他平安。”她想也不想地释然一笑,“若没有魂咒,他也不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知道,他怕连累我一生受累。”

“若是我,我会选嫁给他。”我走到门前,“竭尽全力去爱一个人,陪伴他,照顾他,相濡以沫,相守至死,才不枉两情相悦。”说完我拉开门。

屋外的光线强得刺眼,阳光下檐铃静默地垂在廊下,提醒我这里是庙,是有神的地方。“大姑娘何不求神保佑?听说此地的神明很是灵验!”我扭头向雷婵,见她又红了眼圈:“哎呀,你就求神保佑你能嫁给心爱之人就好,就算最后不成,至少你曾经努力过,对得起自己啊!”

听我这样说,雷婵终于有了点笑模样:“好!那劳烦姑娘陪我去一趟无常殿。”

我印象中的那些庙应该也就是巴掌大的小地方,可没想到凛江这座阎王庙堪比道教圣地的旅游景点。之前我还在想为什么这庙附近没有民居,走在这里我才算明白,这一整条巷子都是庙址!

我到访过一些佛教胜地,比如雪窦山,比如雷峰塔,但道教圣地我只知有三清山,除此之外我还见过庐山上的老君庙,bJ某郊区的一座山上也曾供奉过北斗七星君,但规模都不能和三清山比。但那些时候我只知佛教与道教不一样,也就是遇见无常后,我才知道道教的存在与佛教有着什么样的区别。根据我没经验的推测,现世应该是佛教徒多,道教教众少。因为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道教的阴阳之术由于门派众多,修炼起来相对较难,故多有失传和隐匿,当然这和国情发展也有关,比如道教主要发源于中原,外国较少有修为精深者。佛教文化随着世界宗教自由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并且佛教更偏重于信仰。

我们常说“我信佛”,可从没听人说过“我信道”。除此之外,唐朝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这种发展一直沿袭到现代,但道教由于分支过广,并且很难修习成大师,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封建迷信。不过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或者说是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越是接近权力中心的人,越信奉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所以很多国之大事都有风水大师或玄门大师坐镇。

其实道教的一些理念也是广泛分布于民间的,毕竟流传千年,说近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是道教教义的传承者和履行者。比如大家都知道天干地支,也都知道阴阳五行。

无常殿在阎王庙的左侧,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就觉得有意思,这里的人不拜三清,不拜四御,不拜酆都大帝,竟拜阎王和无常……感觉像是人间的冥府一样。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