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灵异 > 跟着疯子混道界 > 第一章 家访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跟着疯子混道界 第一章 家访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开端,我的故事开始于南方的一个名为“青岗”的村子。

村子整体处在一个山坳里,耕地有限,土质也差,每年的粮食产出少得可怜。

我家的地很少,印象中父母没少为食物而发愁。但好在村子四周的山林里可以采摘到野菜、猎到一些野味,加上邻里之间相互帮衬,家里的粮食问题虽然一直处于紧张之中,却也没有真的断过粮。

在村子里,老人教育小孩珍惜粮食,通常能以真实饿死的事件举例。如: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某家的某某就是家里没粮活活被饿死的......

据说以前闹过饥荒,村子里的人差不多都是两三代前逃荒才来到这个山坳的,那年代粮食短缺,被饿死的人不少。

虽然幸运的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从小在老人们的“故事”以及家里粮食情况的共同影响下,我养成了绝不在碗中剩饭的习惯。尽管有时连下饭的菜都没有,我也能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小学时的一堂课上,一首前人珍惜粮食的诗词引发了我的共鸣。当老师进行提问的刹那间,我这个,上课从不积极的人高举手臂,在老师及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中,立起消瘦的身体,开启了学校首秀。

在我结束后,老师和同学给予了我掌声。那一刻,我开始对学习萌生了兴趣。

在此之前,学校对于我而言远不及村里的树林,同学更不能与村里那一群小伙伴相提并论,但这些想法在那天开始悄然转变。

思想转变促使我开始端正学习态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期末的时候我的成绩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当我将两张满分试卷交到父亲手上,父亲瞥了一眼,随手抽起一根竹条,就往我腿上抽来。

“你个不争气的东西,又是鸭蛋,我让你整天就知道在村里疯玩!”说话的功夫又是一下抽到了我小腿上。

我带着满心欢喜回到家,突然被打,一下子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直到竹条第二次落到腿上我才连忙

怪叫着解释:“啊爹,那是一百分!”

我的声音成功使得父亲扬起的竹条顿了顿,但随着父亲眉头一皱,它又加速落在了我腿上。

“你老子虽然没读过书,可是这个鸭蛋老子还是认识的,你上次的就跟这个一样,还想蒙老子,老子打死你!”

说着父亲手里的竹条再度袭来,我连忙躲避,憋着委屈解释道:“没骗你,那真是一百分……哎哟!”

虽然极力躲避,可耐何一侧身,刚好将本来打向腿部的竹条用屁股挡下,顿时,疼痛加上委屈,使得我忍不住嚎啕落泪。

哭声成功吸引来上过学的二哥,在他的证明下,终于让父亲目中怒意转化成了歉意与欢喜。

父亲边安慰我,边拿着试卷,盯着那两个分数看了又看,嘴中楠楠着:“原来一百分是两个鸭蛋。”

看着他的样子,我不由得笑了,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他承诺把家中唯一只公鸡杀了给我庆祝。

这只鸡还是父亲某次进山时意外逮到的。当时这鸡似乎受伤了,趴在一堆干草上一动不动,父亲没多想迅速抓住了它。

带回家查看后才发现这鸡脚上黑了一块,像是被某种东西蛰的。

因为怕有毒,父亲忍住打牙祭的冲动,用水给鸡冲洗了下脚部,随便扔了几粒麦子给它。

这鸡当时无法站起来,低头啄食了几粒麦子,而后竟冲父亲鸣了几声。

父亲惊奇之余,由还能进食判断它死不了,就打算养一段时间等它体内毒素代谢净了又宰杀。

我馋这鸡可不是一两天了,数次提议宰杀了吃肉,但是却都被父亲拒绝了。

这鸡在我家吃了半个月麦子后便恢复行走能力了,但是却没有趁我家中人都外出时越过低低的篱笆墙逃跑,而是自然地于我家不大院子来回游荡。

每当父亲回家时,这鸡都会冲父亲鸣上几声,像是在打招呼,看得我们没有这待遇的几人连连称奇。

我家院子中种了些菜,往常基本被虫啃得像是筛子面一般,但自从这鸡好了以后,那些虫像是都进了鸡肚子,菜的长势极好。

鉴于这样的情况,父亲认为这只鸡有灵性,就没提过要杀鸡的事情。

菜刀在磨石上来回磨动,父亲嘴中口哨微响,柴火上,漆黑的水壶在蒸汽作用下嗡嗡作响,这一切,让我有种香气诱人的鸡肉下一秒就会上桌的错觉。

就在这时,去给菜地浇水的母亲和大哥也回来了,只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老师居然跟着他们踏进了家门。

我们村位置偏僻,少有外人到来。

学校到村里有着好几里路,进村来还是只有一条山路,这路中间那段刚好经过一片集中的坟地,大白天都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我一嫌路远,二是每次经过那片坟时都心里发毛,上学就早上去,傍晚回,午饭就带两个饭团在学校解决。今天,老师突然到来,让我十分意外。

原来,我这个班里曾经的倒数第一变成了现在真正的第一,使得老师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家访,希望通过跟我父母沟通,让我我父母督促我努力学习。

至于怀疑我作弊的情况倒是没有发生,毕竟我的变化老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老师姓杨,是学校的临时代课老师。

我们学校,虽说是学校,其实是一间破庙。是附近几个村子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联合改造出来的。

杨老师就是村子里去镇上请来的老师之一,实际上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

我两个哥哥都是念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一方面原因成绩不好自己没有上学的**,另一方面是四年级开始学校就更远了,想要上学得走二十多里路到镇上的学校去。

大哥二哥都不愿在学校浪费时间,就回家帮衬着父母干活了。他们进行开荒,使得家里添了不小的一块地。

村里跟大哥二哥同龄的,就没有这么早辍学的,为此,我家没少被村里人在背后议论。

虽然村里至今没人能考上中学,但似乎我家三年级的“学历”拉低了整体水平。

父亲对于那些议论很是气愤,因此要求我至少也要念到小学毕业。但我上学以来,每次考试的鸭蛋“惊喜”,让父亲渐渐不再提这个要求了。

可今天我的两个百分,似乎又让父亲看到了希望,他拉着杨老师的手,满怀期待的问道:“杨老师呀,我家这小娃这两个一百是不是证明是块读书的料?”

面对热情的父亲,杨老师稍稍有些拘谨,母亲连忙让父亲松开拉着杨老师的手,指责父亲莽撞,父亲连忙冲杨老师陪不是。

“没事没事!啊叔,我也是这片儿山里的娃,知道你们都想看自己儿子成器,想想以前我们老师家访,我爸还去拉过我们那女老师的手呢!”杨老师笑着说道。

接着,杨老师告诉父亲,谁都可以是读书的料,只是我们山里的孩子意识没那么强,但只要有念书的渴望,不见得比镇上得孩子差,甚至更优秀。

一通话语后,他说了他在县城上学的不少见闻。又夸我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如果保持这样的状态,以后很大大概率能考上县中学,甚至是省中学。

一席话听得父亲眼睛都明亮了几分,他双手搓了搓,对我说道:“娃儿啊,你得跟着杨老师好好学!”

接着父母跟杨老师围绕着我聊了不少,大哥二哥也在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凑话,除了既拘谨又紧张的我,气氛倒是融洽。

其间,父亲找了个缘由出了门,回来时手里拎着一只母鸡,接着迅速处理,不一会儿母鸡就下锅了。对此,我有些疑惑,但考虑到杨老师在,也就没询问。

很快鸡肉就上了桌,平常没有喝酒习惯的父亲不知从哪拿出了一壶酒,不顾对方委婉的推辞给杨老师倒也满满一碗。

“杨老师你就别客气,你把我家娃教好了,我得好好感谢你,只是家里就这么个情况,也只有这酒还拿得出手了,你可得好好尝尝!”

父亲的一席话让杨老师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忍着辛辣跟父亲喝了起来。

不擅饮酒的杨老师,在酒精的作用下,满脸通红,却也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跟父亲说着他在县城读书的种种见闻。

听着杨老师口中冒出的一个个陌生词汇以及这些词汇的含义,我陷入了极大的冲击中。

对于我这样一个认知限于世上能飞的是鸟、会跑的是马的孩子来说,会飞的飞机、可以开动汽车、无视空间阻碍可以通话的手机等等东西是不可思议的,同时却又充满了吸引力!

因为屁股的疼痛侧身坐着的我,不禁坐正,忘记了疼痛,忽略了桌上的美味,边听杨老师的描述边在脑海中幻想着。

当然,不光是我,我们全家人都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认真地听着。

在杨老师停下来时,一向有些自闭倾向的大哥忍不住开口追问。二哥在一旁虽未出声,眼中却流露着莫名的情绪。

父亲默默给杨老师添满酒,目光在杨老师跟我身上来回跳动。

一顿饭结束,杨老师步伐不稳,摇晃着身子就要走,父亲连忙阻止。

一番劝说下,杨老师喝过一碗酸汤,在我床上躺着醒酒,打算清醒后又回学校。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