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都市 > 大小姐只想搞钱 > 第011章 我在古代敛财(九)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小姐只想搞钱 第011章 我在古代敛财(九)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阿平,果真没有卖书?”

“没有!颜家藏书,直接不卖!”

“好!那就好!”

颜母定定的看着女儿,见龙岁岁不躲不闪,坦坦荡荡,便知道,女儿没有骗自己。

那就好啊!

只要不沾一个“卖”字,那、那就可以。

颜母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对于所谓的傲骨、清名等,也没有那么的坚持。

因为她心里很清楚,若是不变通一下,他们母女三个都得死。

自己也就罢了,早就活够了,只想早些去跟郎君团聚。

可一双儿女呢?

尤其是儿子,他还那么小,从一出生就跟着家人经历颠沛流离的苦日子。

他名为世家子,实则连普通寒门都不如。

没有吃过传说中的世家佳肴,没有穿过锦衣华服,也没有体会过那种呼奴唤婢、前呼后拥的生活。

却因为姓颜,宁可饿死,也不能低头。

……其实,如果饿死,还是个不错的结局呢。

经历了战乱、逃难等等磨砺,颜母见识了世间百态,也亲历了人性丑陋。

她根本不敢想象,若是自己死了,女儿再有个万一,只留下一个姓氏高贵的幼子,他会有怎样的经历!

女儿没有卖书,只是出借,或许本质上差不多,都是用颜氏藏书换来银钱。

但,“借”总归比“卖”好听些。

而颜母需要这层遮羞布,将来她死了,也能有脸去见郎君,以及颜家的列祖列宗。

龙岁岁不着痕迹的打量着颜母。

颜母今年三十岁,却因为种种原因看着比实际年龄老了近十岁。

她脸色惨白,两颊凹陷,眼下还有一片青色。

久病之身,且求生意志并不强烈。

她就像一抹风中的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龙岁岁更为关注的,还是颜母呈现出来的“复杂”。

一方面,她总是强调傲骨,不许做出辱没颜家先祖的事儿。

另一方面,在听到龙岁岁用借书换来银钱后,又有着明显的释然。

很显然,在她心底,她还是更希望儿女们能够活下去。

龙岁岁微微垂下眼睑,其实,颜母会这么矛盾,也跟她的出身有关系。

十四年前,颜母嫁给颜父的时候,颜家就早已经走了下坡路。

接连两代子弟,都没有出过三公九卿的高官。

虽然族中依然有人做官,但最高也才四品。

清不清贵暂且不提,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

……所以,颜母并不是世家女。

她是朝(寒)中(门)新(土)贵(鳖)的女儿,家里也才兴旺了四五十年。

跟家族史动辄几百年的世家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颜母能够嫁给颜父,一来是颜家没落,二来也是颜母的父亲救了颜家的老太爷。

有个“救命之恩”做遮羞布,颜家取了个寒门暴发户,也不算“自甘下贱”!

“救命之恩?”

龙岁岁从原主的记忆里,找到了父母辈的往事,瞬间就被这个词儿吸引了注意力。

哦豁!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借口呢。

龙岁岁默默的将这些记在心上,继续研究颜母——

现代人常说,人越是缺什么,就越会在乎什么。

这句话,非常适用于颜母。

颜母自己不是世家女,却高嫁入了千年世家颜氏。

她自是欣喜的,可她也是畏惧、心虚的。

自卑之下,她便有些“矫枉过正”。

尤其是在颜家败落、颜家男人们相继离世后,颜家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就愈发的在意名声、骨气等,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

其实,龙岁岁觉得,倘或颜母是个世家女,她反倒不会总这么的“顽固”。

世家能够传承几百年,可不是真的“宁折不弯”,而是非常懂得变通。

他们会多方下注,他们会左右逢源,他们会能屈能伸……所以,才能保证家族的绵延不绝。

若是都如颜母这般死板,为了那点子虚名,宁肯饿死也不低头,呵呵,世家早就不会成为世家了!

不过,出身无法改变,心结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开的。

现在颜母能够同意女儿的“变通”,其实也是因为她虽然偏执,可心底到底更爱儿女。

颜母矛盾又纠结,既想要帮死去的郎君守护颜家,可又心疼孩子。

这般心态,会反反复复的折磨着颜母。

偏偏,无解!

因为人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

而龙岁岁,作为一头龙,也没有那么的圣母——放下助人情结,不随意干涉别人的命运。

或许自私、凉薄,却不会让自己憋闷气闷以至于乳腺结节!

最重要的一点,龙岁岁感受到了颜母的生机在流逝。

她本就病重,之前拖着一口气,是因为不敢死。

怕自己死了,一双儿女无依无靠,任人欺凌。

可现在——

“阿平,你长大了,这个家交给你,阿娘很是放心!”

颜母欣慰的看着女儿。

说起来,这个长女,并不是颜母亲自教养长大的。

她自卑到近乎偏执,颜家的长辈自然也都看在眼里。

颜平出生的时候,颜家还在京城。

颜家老爷子致仕后,闲着无事,又看颜母太过执拗,怕她不能教养好孩子,便把颜平接到了自己院子里。

亲自教养,亲自开蒙。

颜平练习书法时的字帖,都是颜家老太爷亲自书写的。

到了颜平六岁,京城发生了兵变,颜家被迫离开,返回兰陵老家。

哪怕在逃难的途中,颜老太爷也没有耽搁了重孙女儿的课业,直到三年前因病离世。

颜老太爷的死,仿佛一个信号,开启了颜家彻底沉没的序章。

兰陵也遭遇了兵祸,颜家不得不再次踏上逃难的路程。

只是这一次,许是没有了老太爷这个定海神针,颜家四分五裂。

颜父这一支,在逃难的过程中,更是男丁几乎全部死绝。

二十多口人哪,来到河东的时候,只剩下了颜母、颜平和颜安。

颜平其实是不赞同母亲的某些“坚持”的,奈何有孝道压着,颜母又确实艰难,颜平不敢、也不忍心反抗母亲。

她不但任由颜母执拗的维持所谓世家典范,还拼命的帮着颜母织布,教养弟弟,不到十三岁的半大孩子,硬生生把自己熬死了!

如今换了龙岁岁,龙岁岁才不会像原主那般委屈自己。

颜母能够拉得动,那就拉她上岸。

若是在拉不动,那就只能随意。

还是那句话,不要妄图改变他人的命运。

龙岁岁是龙,不是神,她只是龙魂强大,并没有无所不能。

“阿母,女儿确实长大了,女儿会好好照顾您和阿弟的。”

龙岁岁内心冷漠,表面上却还是愿意扮演一个好女儿。

她大致的讲了自己跟袁家的合作,“阿母,您看,这是三十金的金票,可以随时去雷县的银楼支取。”

“这是给您重新开的药,您只要吃了药,身体就会好!”

“……我还自创了新的字体,袁家郎君十分推崇,直说‘颜体’。”

“家里的藏书只余十卷,但从小我就跟着阿祖读书,家中的藏书我几乎都读过,日后我会把这些书都抄录出来,一份藏于家中,让阿弟好好研读,一份放在藏书楼,将我颜氏藏书的美名传扬天下,惠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

龙岁岁缓缓说着。

“好!好啊!”

颜母欣慰的同时,还十分的骄傲。

这,是她的女儿。

她是寒门女,可女儿从小跟着老相公(颜家老太爷曾经做过宰相),是再尊贵不过的世家贵女。

所以,不管女儿有怎样的本事,颜母都不会质疑。

在她严重,颜家那位老相公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教养出来的女郎,也只会无比优秀。

关键是,女儿不像她,女儿骄傲,女儿有骄傲的资本。

出身好,有才华,还、还有着传承颜氏的能力……颜母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放心了。

傍晚,小小的农家院子里,便传出了浓浓的肉香,还有隐隐的药味儿。

吃了一碗炖的软烂香糯的肉粥,又吃了药,颜母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

龙岁岁望着她恬静的睡颜,眼底闪过一抹黯然。

她知道,颜母的生命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

可惜,她无能为力。

烛光下,龙岁岁开始奋笔疾书。

颜母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龙岁岁却还要好好的活。

而想要保持好的生活质量,就要搞钱、搞钱、搞钱。

三十斤只是开始,龙岁岁还想着金砖铺地、宝石堆山呢。

龙岁岁有龙的传承,龙族历经万年,先祖们也有“入世”历练。

所以,龙岁岁所得到的传承中,也有人族的许多优秀典籍。

龙岁岁又有后世的冷热知识,以及原主的记忆,她筛筛选选,开始“炮制”颜家藏书。

一直到夜深了,龙岁岁握笔的手腕都有些僵硬,她这才放下笔。

看了看铺了满地的纸卷,龙岁岁颇有些成就感。

“睡觉!明天继续!”

……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龙岁岁就带着颜安在堂屋里背书。

颜母是在郎朗的读书声中睁开眼睛。

听到儿子稚嫩的声音,以及女儿虽然轻柔,却充满坚定的话语,颜母更加放心了。

晨读结束,龙岁岁开始熬肉粥。

一家三口,饿了好些天,肠胃都需要好好的养一养。

还是肉粥吧,好消化,又有营养。

吃了饭,龙岁岁又继续给颜母熬药。

但,龙岁岁清晰的感受到,颜母开始有了“死气”。

这、倒是一次机会。

作为三观不正的龙,作为唯利是图的奸商,龙岁岁顾不得伤感、难过,她眼底闪烁着算计……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