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大唐雄侯 > 第34章龙颜大悦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唐雄侯 第34章龙颜大悦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一想起勾栏瓦肆,以及和那几个纨绔子弟在一起厮混的日子,李承乾只能忍着恶心去背书。

在这巨大的诱惑面前,李承乾也是上了心,不到一个时辰,就说自己背过了。

张毅不信,拿着书卷盯着,让李承乾背了一遍,这李承乾竟然真的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

“我可以玩了吗?”

李承乾一副傲娇的表情望着张毅,张毅道:“这个背是背过了,但是......这其中的道理你懂了吗?如果没有的话,那抱歉,你还不能玩!”

李承乾差点跌倒,随即道:“这其中的道理孔太傅没教过,你会么?”

关爱智障儿童的表情扫了一眼李承乾,张毅觉得,如果这个太子这么下去,绝对是废了。

这么简单的一篇文章,竟然不懂其中表达了个真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背下来有个屁用。

“我说殿下,这篇文章多简单多好理解啊,从头至尾不就阐述了一件事么?我先给你讲一遍,然后你自己体会体会!”

“格物致知,这两句话是本文的中心观点,教导我们要做好事,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读书,提高自己的涵养,只有这样,继而才能管理好家庭,从而入士为官,做一个对天下有用的人!”

书的内容本就好理解,再加上张毅这么简单地一开导,李承乾若有所思。

张毅道:“要是陛下问起你背书的情况,你就背给他听!”

不得不说,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张毅话音刚落,外面诏号响起。

皇上来了!

跪礼问安之后,唐太宗回头扫了一眼张毅,大有“你怎么又在这里”的意思。

“书背的怎么样了?”

唐太宗依旧是背着手,说话的语气不愠不怒,仿佛根本不含情绪。

李承乾顿时浑身一哆嗦,支支吾吾道:“儿臣已经背熟!”

唐太宗猛地回头,盯着李承乾,一脸的不可置信,问道:“当真?”

可能是这李承乾平时就没做过一件让唐太宗称赞的事,这话说出来,唐太宗根本就不信。

李承乾道:“儿臣真的背熟了,我背给您听!”

说着,竟然侃侃而谈,背起了忍着恶心背下来的那篇《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李承乾背了个开头,唐太宗的表情逐渐融化,脸上浮现激动之色,但没有出声打断李承乾。

一旁的张毅给李承乾使了使眼色,又坐了坐鼓励的手势,示意李承乾背下去。

前边背的还算顺利,李承乾有了信心,后边的文章也鱼贯而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制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还没背多少,唐太宗有些颤抖的手扶起跪在地上的李承乾,道:“你能明其中的意思吗?”

李承乾把之前张毅的说辞说了一遍,又道:“儿臣觉得,格物致知修身,当从小抓起,少年心灵纯洁,乃是江山之根,社稷之本,若能自小明白这些道理,加以良诱,日后定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听了李承乾的话,唐太宗突然放声大笑,赞道:“好,好啊,哈哈!”

看着父皇放声大笑,李承乾明白自己这次过关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弱弱地问唐太宗道:“父皇,我说的对吗?”

唐太宗伸手宠溺地摸摸李承乾的头,道:“我儿何止是说的当然对,简明扼要,可比博士们那些絮絮叨叨的讲解精辟多了!”

李承乾开心地就差蹦起来了,唐太宗对着身边的孔颖达道:“太傅费心了,劣子顽劣不堪,能背下这篇文章,又能深知其中奥理,太傅功不可没啊!”

孔颖达赶忙拜道:“太子殿下这几日身体有恙,老臣每日来乾兴宫也只是稍加指导,并没有教太子《大学》这篇文章啊!”

唐太宗一怔,太傅没教过,难到是这厮自己学会的?

不可能,绝不可能,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完全就是那种拿着家法赶着都未必肯读书的料,怎么可能自学。

百思不得其解,唐太宗转面看着李承乾,问道:“这篇文章,是谁教你背的,这其中的奥理是谁跟你讲解的?”

李承乾眼珠子转了转,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张毅。

他?怎么可能?这家伙只是个千牛卫掌刀使,他读过书也就罢了,但他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个好逸恶学的太子背过并理解这篇文章的。

想到这里,唐太宗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问到问道。

“乾儿,你母后这几天念你念的紧,你快去给她请安吧!”

李承乾得了旨意,不敢怠慢,在他看来,和唐太宗在一起多待一刻钟,时时刻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于是赶忙离去。

命左右退下,张毅被唐太宗叫到了太子的书房。

唐太宗坐在桌案后边的椅子上,随意地翻着桌上的的一卷书,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此时的张毅真的是亚历山大,单独面对这位皇帝,颇感手脚有些僵硬。

“启禀皇上,微臣张毅!”

唐太宗漫不经心地问道:“张毅?可是侯卿家举荐的那个张毅?”

张毅道:“微臣正是受候县爵举荐,才有如今的官职!”

唐太宗又问了张毅和太子是怎么认识的,为什么关系这么亲密,张毅自然是不会将勾栏瓦肆的事说出来,便将那天早上巡逻时的事说了,一口咬定就这么点关系。

唐太宗似乎有所怀疑,但却找不到理由,便道:“你是怎么让太子心甘情愿地去背书的?”

张毅心中早就知道皇帝会问这一茬,道:“启禀皇上,微臣小时候,父亲就说当兵太危险,而我又是我家的独苗,他不想我犯险,所以让我专心读书,未来做个文官!”

“微臣小时候也是顽劣不堪,不认真读书,但我父亲有一个让我心甘情愿的好办法!”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